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名为《中山观长公雪浪石》。诗中描绘了一块名为“雪浪石”的奇石,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形态与气质。
首先,“银钩错落绕盆唇”,以银钩形容石上的纹理,如同盆口边缘的装饰,既细腻又富有层次感。接着,“遭时燬禁石仅存”,描述了这块石头在特定时期内幸存下来,暗示其珍贵与独特。
“峨嵋积雪裹玄云”一句,将雪浪石比作峨眉山上的积雪,被玄云环绕,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丽的景象。接下来,“坐令灵擘羞季昆”则进一步强调了此石的独特性,仿佛连自然界的其他元素都为之黯然失色。
“黑山夜渡蛟波翻,飞涛挂壁天迷昏”描绘了夜晚黑山之上的景象,波涛汹涌,仿佛飞腾的巨浪挂在石壁之上,使得天空也变得模糊不清。这一段通过动态的描绘,展现了雪浪石周围环境的壮观与震撼。
最后,“旋流入眼风生痕,一洗河比印板纹,石中应有道子魂”则是对雪浪石内在精神的赞美。流水经过石面,留下了痕迹,仿佛是自然界的笔触。这里将石比作“道子魂”,暗指它蕴含着某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力量,如同宋代画家李公麟(字道子)的作品一般,充满了艺术的韵味与深邃的内涵。
整首诗通过对雪浪石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外在的美丽与独特,更深入挖掘了其内在的精神世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精神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