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到西陵寄王行周

西陵沙岸回流急,船底黏沙去岸遥。

驿吏递呼催下缆,棹郎闲立道齐桡。

犹瞻伍相青山庙,未见双童白鹤桥。

欲责舟人无次第,自知贪酒过春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西陵江边水流湍急,船只底部粘满沙,离岸已远。
驿站官员不断呼叫,催促解开缆绳,划桨手悠闲地站着,整齐地挥动船桨。
还在眺望伍子胥的青青山庙,还未见到那座白色的鹤桥。
想责怪船夫没有顺序,只知道自己贪杯,错过了春潮的起落。

注释

西陵:地名,指西陵江。
沙岸:江边的沙滩。
回流急:水流回旋且湍急。
船底黏沙:船底因沙子而变得黏滞。
去岸遥:距离岸边很远。
驿吏:驿站的官员。
递呼:连续呼叫。
催下缆:催促解开缆绳。
棹郎:划桨手。
闲立:悠闲站立。
齐桡:整齐地摇动船桨。
伍相:伍子胥,古代楚国大夫。
青山庙:纪念伍子胥的庙宇。
双童:传说中的仙童。
白鹤桥:以白鹤命名的桥梁。
舟人:船夫。
无次第:没有顺序。
贪酒:过度饮酒。
过春潮:错过春潮的起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西陵沙岸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急促而又闲适并存的意境。开篇“西陵沙岸回流急,船底黏沙去岸遥”两句,生动地刻画出河水湍急、船只在沙岸上缓慢移动的情景,给人一种时间紧迫但又不得不等待的感觉。

接下来的“驿吏递呼催下缆,棹郎闲立道齐桡”两句,则展示了官府差役催促放下船锚,以及舵工们站在岸边整齐地操纵船只的情态。这不仅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中的急迫与闲适并存。

“犹瞻伍相青山庙,未见双童白鹤桥”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景物的眺望和期待。这里的伍相青山庙和双童白鹤桥,或许是诗人内心所向往的理想之地,但现实中尚未到达,透露出一种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以及旅途中的不易。

最后,“欲责舟人无次第,自知贪酒过春潮”两句,则表现了诗人的自省与幽默。诗人原本想要责备船夫没有按时到达,但转念一想,却发现自己沉迷于酒宴,错过了春天的美好时光,这种自嘲之情也让整首诗增添了一份人性的温暖。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生活的一种感慨与自省。

收录诗词(145)

李绅(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 字:公垂
  • 籍贯:亳州(今属安徽)
  • 生卒年:772—846

相关古诗词

滁阳春日怀果园闲宴

西园到日栽桃李,红白低枝拂酒杯。

繁艳只愁风处落,醉筵多就月中开。

劝人莫折怜芳早,把烛频看畏晓催。

闻道数年深草露,几株犹得近池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新昌宅书堂前有药树一株今已盈拱前长庆中于翰林院内西轩药树下移得才长一寸仆夫封一泥丸以归植今则长成名之天上树

白榆星底开红甲,珠树宫中长紫霄。

丹彩结心才辨质,碧枝抽叶乍成条。

羽衣道士偷玄圃,金简真人护玉苗。

长带九天馀雨露,近来葱翠欲成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新楼诗二十首(其十七)

石桥峰上栖玄鹤,碧阙岩边荫羽人。

冰叶万条垂碧实,玉珠千日保青春。

月中泣露应同浥,涧底侵云尚有尘。

徒使茯苓成琥珀,不为松老化龙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新楼诗二十首(其十)

一峰凝黛当明镜,十仞乔松倚翠屏。

秋月满时侵兔魄,素波摇处动龟形。

旧深崖谷藏仙岛,新结楼台起佛扃。

不学大蛟凭水怪,等闲雪雨害生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