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莺百啭歌同王员外耿拾遗吉中孚李端游慈恩各赋一物

残莺一何怨,百啭相寻续。

始辨下将高,稍分长复促。

绵蛮巧状语,机节终如曲。

野客赏应迟,幽僧闻讵足。

禅斋深树夏阴清,零落空馀三两声。

金谷筝中传不似,山阳笛里写难成。

忆昨乱啼无远近,晴宫晓色偏相引。

送暖初随柳色来,辞芳暗逐花枝尽。

歌残莺,歌残莺,悠然万感生。

谢朓羁怀方一听,何郎闲吟本多情。

乃知众鸟非俦比,暮噪晨鸣倦人耳。

共爱奇音那可亲,年年出谷待新春。

此时断绝为君惜,明日玄蝉催发白。

形式: 古风

翻译

残留的黄莺多么哀怨,不断地鸣叫寻找伴侣。
开始能分辨声音的高低,一会儿长一会儿短。
它们巧妙地变换语调,尾声始终如歌曲般婉转。
田野的过客或许欣赏得晚了,幽居的僧人听到又如何满足呢?
禅房深处夏日树荫清凉,只剩稀疏的几声黄莺的歌唱。
金谷园中的筝声无法传达这种美,山阳笛声难以描绘其情境。
回忆起过去它乱啼无定处,晴日宫殿的晨色却偏爱引导它的声音。
温暖初春它随着柳色而来,花期结束它悄然消失。
歌声渐弱的黄莺,歌声渐弱的黄莺,让人思绪万千。
谢朓旅居时才得以一听,何逊闲暇吟诗本就多愁善感。
才知道众多鸟类无法相比,黄昏吵闹早晨鸣叫让人疲倦。
共同欣赏这奇妙的音乐怎能亲近,每年春天都在山谷等待新生。
此刻它的消失我为你感到惋惜,明天秋蝉的鸣叫将催促时光流逝。

注释

残莺:晚春或初夏时节的黄莺,叫声已不如春天那么清脆。
绵蛮:形容鸟叫声细碎而连续,这里指黄莺。
机节:指黄莺鸣叫的节奏。
金谷:指晋代石崇的金谷园,象征富贵之地。
山阳:指三国魏嵇康故居,常与音乐、诗歌相关联。
谢朓:南朝齐诗人,以羁旅之思著名。
何郎:指南朝梁诗人何逊,以多愁善感著称。
玄蝉:黑色的蝉,常用来象征秋天的到来。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司空曙的作品,名为《残莺百啭歌同王员外耿拾遗吉中孚李端游慈恩各赋一物》。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即将到来的新生事物的期待。

首先,“残莺一何怨,百啭相寻续”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的记忆和情感的深切留恋。这里的“残莺”指的是残留的花朵或事物,而“百啭”则象征着无数的回忆,这些回忆如同连绵不断的线索,将过往与现实紧密相连。

接着,“始辨下将高,稍分长复促”描写了时间流逝的快慢变化。诗人通过对自然界中事物生长速度的观察,感慨于时光易逝,人们对于过去美好的记忆往往是在时间的推移中逐渐发现和珍视。

“绵蛮巧状语,机节终如曲”则是对诗人自身的情感表达方式进行了描写。这里,“绵蛮”指的是柔和细腻的声音,而“机节”则代表着情感的起伏变化,如同音乐中的节奏一样自然而流畅。

在“野客赏应迟,幽僧闻讵足”中,诗人描写了自己作为一个旅途中的行者,对于美好声音的欣赏和享受,以及隐居的僧侣对于这种声音的领悟与感受。这里,“野客”代表着远行的人,而“幽僧”则是隐居的僧人,这两种角色都在不同的环境中体验着同一种美好的声音。

接下来的“禅斋深树夏阴清,零落空馀三两声”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界中细微之处的观察,如深邃的树林和夏日的清凉,以及偶尔传来的几声鸟鸣,展现了大自然的丰富性与生命力。

“金谷筝中传不似,山阳笛里写难成”表达了诗人对于音乐的追求以及对艺术创作的困惑。这里,“金谷筝”和“山阳笛”都是乐器,而诗人感慨于即使是美妙的声音,也很难通过文字或声音来完全捕捉和传递。

“忆昨乱啼无远近,晴宫晓色偏相引”则回到了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怀念。诗中提到的“昨日之声”没有远近之分,而是被清晨的朝阳所吸引,这里,“晴宫晓色”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在“送暖初随柳色来,辞芳暗逐花枝尽”中,诗人描绘了春天到来的景象。这里,“柳色”和“花枝”都是春日新生的象征,而“送暖”则是自然界对生命力的馈赠。

最后,“歌残莺,歌残莺,悠然万感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无限赞颂和情感的深刻体验。这里,“残莺”再次出现,象征着那些即将逝去而又珍贵的事物,而“悠然万感生”则是对这些美好记忆所引发的情感波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艺术创作的思考与感悟。

收录诗词(165)

司空曙(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此从《新唐书》),广平府(今河北省永年县。唐时广平府辖区为现在的广平县和永年县等。依《永年县志》记载,唐朝诗人,约唐代宗大历初前后在世。为人磊落有奇才,与李约为至交。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同时期作家有卢纶,钱起,韩翃等。他的诗多幽凄情调,间写乱后的心情。诗中常有好句,如后世传诵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像是不很着力,却是常人心中所有

  • 字:文初(《唐才子传》作文明
  • 籍贯:为今天的永年县)

相关古诗词

送乐平苗明府

天际山多处,东安古邑深。

绿田通竹里,白浪隔枫林。

诗有江僧和,门唯越客寻。

应将放鱼化,一境表吾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张鍊师还峨嵋山

太一天坛天柱西,垂萝为幌石为梯。

前登灵境青霄绝,下视人间白日低。

松籁万声和管磐,丹光五色杂虹蜺。

春山一入寻无路,鸟响烟深水满溪。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送李嘉祐正字括图书兼往扬州觐省

不事兰台贵,全多韦带风。

儒官比刘向,使者得陈农。

晚烧平芜外,朝阳叠浪东。

归来喜调膳,寒笋出林中。

形式: 五言律诗

送神

神之去,回风袅袅云容与。

桂尊瑶席不复陈,苍山绿水暮愁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