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短歌行》由明代诗人释宗泐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生命、时间以及历史的深刻思考。
首句“白日去茫茫,清川流浩浩”描绘了一幅时间流逝、自然永恒的画面,白日的消逝与清川的流淌,象征着时光的无情和自然的不息。接着,“有生能几何,少壮忽复老”则直击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感叹人生易老,岁月匆匆。
“王母蟠桃花,萎红不成好”借用了神话中的王母娘娘与蟠桃的故事,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而“扶桑半摧枯,枝叶随瀛岛”则以扶桑树的衰败,比喻历史的变迁与文明的消亡,暗示了时间的力量。
“仙人王子乔,两鬓如秋草”和“况闻安期生,形容亦枯槁”通过描述仙人的形象,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脆弱和时间的无情。最后,“汉武与秦皇,一生空自扰”将目光转向历史上的两位帝王,指出他们的一生虽辉煌,但最终都化为虚无,表达了对权力与功名的淡然态度。
“短歌咏至言,庶以安怀抱”则是诗人自我安慰的话语,通过吟唱这短小的诗歌,希望能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整首诗以深邃的哲思贯穿,通过对自然、历史、生命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独特见解,以及在面对无常与短暂时的超脱与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