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现代初年的郑孝胥所作,题为《吴氏草堂梅花下作》。诗人通过描绘眼前江梅盛开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今年又见江梅发”点出时序更迭,梅花如期开放,而“叹息劳生几往还”则流露出对人生经历的感慨,感叹世事变迁,人生如梦。
接下来,“淡荡风香春欲半”描绘了春风中梅花散发出的清香,暗示春天已过半,而“萧寥烟日地常闲”则以空旷寂寥的环境渲染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闲适。诗人借景抒怀,将自己的生活状态融入其中。
“墙阴活计添新竹,篱角幽情带好山”两句,写出了草堂周围环境的生机和自然之美,新竹的生长象征着生活的延续,好山则寄托了诗人对高雅情趣的追求。最后,“莫管花前诗力减,怜渠岁月不教删”表达了诗人尽管年华渐逝,诗才减退,但仍珍视当下,不愿让岁月磨灭美好的情感。
整首诗以梅花为引,寓言人生,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体现了郑孝胥诗歌的韵味和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