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圭塘欸乃集

细读圭塘唱和诗,流风馀韵想当时。

东山丝竹閒方得,北海樽罍老更宜。

乱后池台浑索寞,梦中松竹亦参差。

棕舆不晚归枌社,愿校园丁筑旧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赵恒的《读圭塘欸乃集》充满了对古代文人雅集生活的追忆与向往。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文人聚会的场景,既有对往昔风华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境遇的感慨。

首联“细读圭塘唱和诗,流风馀韵想当时”,开篇即点明主题,通过阅读圭塘的唱和诗集,诗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些文人雅士在诗歌交流中的风雅韵味,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这里的“流风馀韵”不仅指诗歌的风格与意境,更是对那段文化繁荣时期的一种怀念。

颔联“东山丝竹閒方得,北海樽罍老更宜”,进一步描绘了文人聚会时的场景。东山代表的是隐逸之地,丝竹代表音乐与艺术,这里暗示了文人们在闲暇时光里享受音乐与艺术的美好。北海则象征着聚会的场所,樽罍是酒器,表明文人们在聚会时饮酒畅谈,享受生活的乐趣。这一联通过对比“閒”与“老”,既表达了对文人生活闲适自在的向往,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岁月老去的感慨。

颈联“乱后池台浑索寞,梦中松竹亦参差”,转而描述了战乱之后文人雅集的衰败景象。池台索寞,松竹参差,这些原本充满生机与雅致的景物,在战乱之后变得荒凉与零落,反映了社会动荡给文人生活带来的影响。同时,通过梦境的描写,诗人或许寄托了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尾联“棕舆不晚归枌社,愿校园丁筑旧基”,表达了诗人希望回到过去那种和谐、宁静的生活状态,以及对重建文化根基的渴望。棕舆,可能是指载人的车辆,枌社则是古代文人聚会的地方,这里诗人希望能在不晚归的情况下回到那个充满文化气息的环境,同时表达了对教育和文化的重视,希望有人能在校园中重建过去的文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文人雅集生活的回忆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重建文化根基的期待。

收录诗词(1)

赵恒(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圭塘欸乃集

宰相归来致政时,圭塘唱和类埙篪。

好山好水天开画,难弟难兄日赋诗。

酒斝每从花坞设,钓舟时傍柳阴移。

景因人胜千年暇,绿野香山未足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他年拂羽云霄上,莫负当年乳哺恩。

形式: 押[元]韵

夏日过龙翔寺养蒙室空问琦元朴书记因读郑明德诗就韵奉赠

新竹满墙雨,西邻留老翁。

上人虎丘虎,作客龙河龙。

及室每爱玉树好,住屋少隔银杏东。

日不得见夜作梦,时一过之但恐空。

百年共秋草,两间同转蓬。

昨日之日我发亦已白,明日之日子颜宁复红?

众皆上,我固下,宋石胡卢谁售价?

花缘树茂煖为冬,叶为松高寒入夏。

南风西来即是秋,高歌且尔锵鸣球。

一蜗举世两斗国,六鳌何处三山洲?

须君界发白毫相,放我江湖之客舟。

我年五十九知命,我自信之谁与證?

君今语我我即闻,我且语君君乃听。

僦屋得园一亩耕,煮菜作羹全无成。

何如宁戚扣牛角,长歌夜夜迨天明。

形式: 古风

梅魂

禹庙归来骨已灵,风林月落见仪形。

玉龙一曲香随返,彩凤三招梦未醒。

吊影西湖云树黑,歛妆东阁土花馨。

莫誇赋客心如铁,楚些凄酸可忍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