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筠轩

窗户无尘一径深,古松修竹翠阴森。

采花为酒落金粉,挑笋作蔬抽玳簪。

夜月每看祥凤宿,秋风时听老龙吟。

平生独抱幽人操,谁复岁寒同此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象。首句“窗户无尘一径深”,以“无尘”二字营造出环境的清雅与宁静,暗示着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接着,“古松修竹翠阴森”一句,通过“古松”与“修竹”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古老与挺拔,以及它们所营造的深邃与神秘氛围。“翠阴森”三字,生动地描绘了松竹在阳光下投射出的浓密阴影,给人以清凉之感。

接下来,“采花为酒落金粉,挑笋作蔬抽玳簪”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界的植物赋予了人的行为和情感,仿佛花朵在轻轻摇曳中洒落金粉,竹笋在地下悄悄生长,成为餐桌上的佳肴。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诗意化态度。

“夜月每看祥凤宿,秋风时听老龙吟”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中的自然意象,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生物活动巧妙结合,通过“夜月”与“秋风”这两个富有季节感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和谐。在这里,诗人似乎与自然界的生物建立了某种心灵上的沟通,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与欣赏。

最后,“平生独抱幽人操,谁复岁寒同此心”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心境。他自比“幽人”,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感。然而,这种孤独并非消极的逃避,而是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和对自然之美的执着追求。诗人希望有人能理解并分享他在这份孤独中找到的平静与满足,这既是对知音的渴望,也是对精神世界的一种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和隐逸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他们对精神自由的不懈追求。

收录诗词(669)

王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王经历

六十难称致仕年,君今独许乐林泉。

近臣殿陛宣恩旨,朝士都门列祖筵。

江带去程辞建业,山迎归棹入临川。

遥知今岁重阳酒,应共比邻醉菊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苍筤池馆

轩窗开处小池平,翠竹新栽绕径生。

洗药每惊鱼跃起,扫苔时放鹤来行。

凉生清籁秋偏早,影动微波月倍明。

惹得王猷知此处,几番直造不通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扈从回京舟中渡江而作

千里楼船江上还,狂歌醉舞浪花间。

今宵对酒莫辞饮,明日到京无此閒。

落日寒潮扬子渡,澹烟衰草秣陵山。

壮怀不必悲前古,共整鸣珂候晓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送郑尚书致仕

曳履南宫雪满簪,尊荣重沐圣恩深。

名成早遂还山计,身退犹存恋阙心。

车马都门争祖饯,盘餐邻曲共追寻。

知君孝义传家久,子弟那能惜赐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