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忆昔娉婷十五馀,匀红傅白斗西施。
如今老大慵妆洗,正是梨花过雨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从青春年华到老去的变化,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形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忆昔娉婷十五馀”,回忆起她十五岁时的美好时光,那时她娇美动人,犹如正值青春的花朵,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匀红傅白斗西施”一句,进一步描绘了她年轻时的装扮,不仅面容如西施般美丽,连妆容也精心打扮,力求与这位古代美女媲美,展现出她的自信与魅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子步入老年,“如今老大慵妆洗”,现在的她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精心打扮自己,可能是因为岁月的累积让她感到疲惫,也可能是因为对生活态度的转变。这种慵懒的态度,或许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可能是对现实无奈的妥协。
最后一句“正是梨花过雨时”,将画面拉回到当下,描绘了一个春雨过后,梨花盛开的景象。这不仅是自然界的美景,也是对女子当前状态的一种隐喻。梨花虽美,却也短暂,正如女子的青春时光一样,一去不复返。这一句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暗含了对人生易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细腻地刻画了女性从青春到老年的心理变化,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感慨,情感真挚,寓意深远。
不详
生于元英宗泰定四年,卒于惠宗至正十六年,年三十岁。出生儒学世家,郑氏曾富雄一郡,有半州之目,人称“花桥郑家”。允端颖敏工诗词,嫁同郡施伯仁。其夫为儒雅之士,夫妻相敬如宾,暇则吟诗自遣,然题涉甚广,不止写闺情。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入平江,家为兵所破,贫病悒悒而卒。宗族之士谥曰“贞懿”,后人称之为“女中之贤智者”。其夫施伯仁编次其遗著成帙,名《肃庸集》一卷。诗集后来历经颠簸,散失了一半多,仅留下百余首诗
梧桐叶上秋先到,索索萧萧向树鸣。
为报西风莫吹却,夜深留取听秋声。
诗骨从来不受肥,那堪衰病弗胜衣。
朝来试把罗裳系,瘦比今春又半围。
老瞒雄视欲吞吴,百万楼船一炬枯。
留得清风明月在,网鱼谋酒付髯苏。
曾共元戎出塞垣,生擒番将向乌桓。
如今老去谁终惠,独对西风瘦骨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