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乙盦短歌三章(其二)

人生类秋虫,正宜以秋死。

虫魂复为秋,岂意人有鬼。

盍作已死观,稍怜鬼趣美。

为鬼当为雄,守雌非鬼理。

哀哉无国殇,谁可雪此耻?

纷纷厉不如,薄彼天下士。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以秋虫比喻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认为人的生命如同秋后的昆虫,自然应当顺应时序而终。诗人进一步思考,即使虫魂化为秋的一部分,也未料到人死后仍有灵魂的存在,提出了"盍作已死观",即应以超脱的态度看待死亡,去体味鬼魂的世界,尽管这世界可能并不完美。

诗人强调鬼魂也有其生存的原则,不应一味地守雌(雌性,象征软弱),而应展现出雄性的刚毅。他感叹社会缺乏为国家牺牲的英雄,表达了对国殇的哀痛以及对那些轻浮之人的鄙视,认为他们的行为比厉鬼还要恶劣,无人能雪洗这样的耻辱。

整首诗寓言深刻,借虫与鬼的意象探讨生死、性别与忠诚,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英雄气节的呼唤。郑孝胥作为清末民初的文人,其诗作常常带有时代背景和个人情感的烙印。

收录诗词(1461)

郑孝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乙盦短歌三章(其三)

秋气虽宜诗,鬼语乃诗病。

君诗转西江,驾浪极奔劲。

云何弄细碎,意属秋坟夐。

四灵若灵鬼,底足托高咏。

人间匪佳味,孤唱泪暗迸。

故交去堂堂,关张等无命。

共君伴残岁,后死聊自圣。

形式: 古风 押[敬]韵

先考功生日归虹桥路十月十一日

雨馀黄叶欲辞林,晓雾才收又似阴。

久客竞疏忌日拜,新寒正动履霜吟。

携孥海上成遗孑,纵步田间即陆沈。

苦道白云近亲侧,望云怅断恐难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爱菊二首简陈仁先(其一)

爱菊爱其淡,菊类晚愈奇。

岂能遂不爱,臭味殊差池。

秋花复当令,佳种忍弃遗。

恨不起渊明,究穷花之姿。

颇疑东篱意,匪逐世情移。

尚淡不尚奇,此理将语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爱菊二首简陈仁先(其二)

众芳竞媚世,菊乃傲者徒。

穷秋风雨中,闭门足自娱。

诗人有寒骨,气类惟饿夫。

周粟诚不义,餐英追三闾。

千秋屈与陶,知己良有馀。

对菊怀二子,悲吟意何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