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和先人南阳成室原韵(其一)

蓬蒿径里辟新宫,半榻居然万卷中。

高咏更无《梁甫》恨,耦耕真近鹿门风。

升平不似三分世,开济何须八阵功。

独抱白云长日卧,南阳随地有人龙。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南阳的生活场景,充满了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意境。诗人通过“蓬蒿径里辟新宫”这一句,巧妙地将隐居之地与传统文人理想中的避世之所相联系,暗示了主人公虽身处简陋,却心怀高远。接着,“半榻居然万卷中”则进一步展现了这位隐士丰富的精神世界,他虽居简陋,却以书籍为伴,心灵得以充实。

“高咏更无《梁甫》恨,耦耕真近鹿门风。”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没有《梁甫吟》中诸葛亮对时局的忧愤,而是像孟浩然那样,过着田园耦耕的生活,心境平和,远离尘嚣。这里引用了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以及《与诸子登岘山》中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意境,进一步强调了隐逸生活的自然与和谐。

“升平不似三分世,开济何须八阵功。”这两句对比了当前的时代与历史上的三国时期,表达了对当下的社会状态的感慨。升平时代不同于三国的动荡,人们不必像诸葛亮那样为了国家兴衰而付出巨大的努力。这种对比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反思,以及对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

最后,“独抱白云长日卧,南阳随地有人龙。”这两句描绘了隐士独自享受云水之乐,日复一日地沉浸在自然之中,南阳之地,虽是平凡之地,却因有人龙(可能暗指杰出人物)的存在而显得不凡。这不仅是对隐士生活状态的描述,也是对南阳这一地域文化积淀的肯定,暗示了即使在看似平凡的地方,也能孕育出非凡的人物和故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历史英雄的缅怀,同时对当下社会状态进行了反思,充满了深邃的人生哲理和文化韵味。

收录诗词(406)

游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 字:太初
  • 籍贯: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
  • 生卒年:1526—1599

相关古诗词

恭和先人南阳成室原韵(其二)

邃谷长林隐者宫,王图帝略一廛中。

青编夜听镫前雨,黄犊春行陇上风。

菽水已知移孝具,草庐未展济时功。

涸麟亦自沾升斗,时傍衡门问伏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恭和先人南阳成室原韵(其三)

一泓流水绕新宫,万叠云山拥护中。

时宰未开东阁日,幽人自爱北窗风。

曲肱枕入羲皇梦,抱膝吟毕管乐功。

三顾难逢鱼水会,肯从庖肆试屠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恭和先人南阳成室原韵(其四)

龙卧无缘入汉宫,研精理性一丘中。

种松拟息千年鹤,秇竹多收九夏风。

坐向竹林消世虑,结成松子见元功。

茯苓出土今如斗,雷雨年年起箨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恭和先人南阳成室原韵(其五)

依山临水结儒宫,翠壁青波偃卧中。

回合云屏千嶂晓,涟漪晴縠半溪风。

春秋弦诵优游岁,左右图书启佑功。

养就麟鬐池上老,风云何日可为龙。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