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几树莺啼酒半醺,声声唤起杜司勋。
初三斜月今宵见,第一春雷昨夜闻。
愁欲遣时偏听雨,梦初回处尚疑云。
沈郎腰本无多少,又被东风瘦几分。
这首清代袁树的《伤春(其一)》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首句“几树莺啼酒半醺”,以几株树上黄莺的鸣叫和诗人微醉的状态,营造出春日慵懒而惬意的氛围。次句“声声唤起杜司勋”,借杜甫的典故,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仿佛莺啼在唤醒他对往昔的怀念。
“初三斜月今宵见,第一春雷昨夜闻”两句,通过描写初三分明的月亮和昨夜乍现的第一声春雷,展现了春天的渐入佳境,同时也暗含着诗人对季节更迭的敏感和对新旧交替的思考。
“愁欲遣时偏听雨,梦初回处尚疑云”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愁绪,雨声增添了愁意,而梦境中的迷离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迷茫。最后,“沈郎腰本无多少,又被东风瘦几分”以沈约自比,暗示自己因春风吹过而更加消瘦,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因伤春而产生的身体和情绪上的变化。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清末文人对春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
不详
乍减东风二月寒,雨痕犹湿小阑干。
荷珠倾处重圆易,蕉叶开时再卷难。
绿酒我能浇块垒,黄粱人自梦邯郸。
柳条惹得离情乱,只管青青系玉鞍。
乱山急雨来,匹马骋孤往。
云裹马蹄重,雨压风头响。
急泉奔下山,匹练平如掌。
梅雨声中想六朝,随园形胜郁苕峣。
琴弹一曲云生榻,水发双溪响过桥。
熟鸟不惊棋子落,新诗能读女儿娇。
风光我又经年别,愁说江南归路遥。
此日秦淮日正长,绿杨红袖影双双。
月明歌管常无夜,水长镫船直并窗。
家里小山藏古洞,渡头花片扑春缸。
潮生潮落翻新句,流得诗情入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