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许悟庵鍊师还云翠山兼寄山灵二首(其二)

家近名山住亦稀,别来清梦转依依。

愁生猿鹤花迷径,恨结松萝月上扉。

青镜空悲游子鬓,红尘偏染仕人衣。

凭君寄语山灵道,早晚抽簪向翠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许悟庵炼师归隐云翠山的深情与感慨。首联“家近名山住亦稀,别来清梦转依依”中,“家近名山”点出友人的居住环境,而“住亦稀”则暗示了友人不常在家,可能更多时间在山中修行或游历。“别来清梦转依依”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即使在梦中也能感受到友人的存在。

颔联“愁生猿鹤花迷径,恨结松萝月上扉”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通过“愁生猿鹤”和“恨结松萝”,诗人将自然界的景象赋予了情感色彩,猿鹤的哀鸣和松萝的生长都成为了友人离别后诗人内心愁绪的象征。而“月上扉”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月光洒在门扉上,仿佛是对友人归隐生活的注目与怀念。

颈联“青镜空悲游子鬓,红尘偏染仕人衣”则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现实处境的无奈。青镜前的自怜,反映了诗人对友人自由自在生活的羡慕;而“红尘偏染仕人衣”则以反讽的手法,揭示了官场生活的污浊与束缚,与友人选择的清静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尾联“凭君寄语山灵道,早晚抽簪向翠微”则是诗人对友人的直接寄语,表达了希望友人能早日归隐,享受自然之美的愿望。这里的“山灵”既指自然界的神灵,也暗含了对友人的尊敬与期待。诗人通过这一联,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流露出自己对于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寄庠师周介轩先生

千里蒹葭水国天,白头博士枕书眠。

人从对酒青灯夜,事忆谈经绛帐年。

一札希逢西楚雁,双浆好汎北湖船。

惭从鲁国诸生后,儒术无成侍禁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登双寺阁赠金陵怀上人

倚马东林访惠休,上方钟磬一登楼。

千峰夕送花宫雨,万井凉生桂苑秋。

地向红尘开净土,人皈白社结良游。

不须却忆飘芦处,江北江南总帝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张洪阳年兄上南少司成二首(其一)

西清法从沐恩偏,日日论思捧御筵。

岂谓廷中摧五鹿,复教门下纪三鳣。

离声蓟苑河桥雨,别梦秦淮月夜烟。

十载同游词赋客,只今结绶是君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张洪阳年兄上南少司成二首(其二)

离合相看一怆神,百年宠辱梦中身。

无将建业秋江水,不及长安绮陌尘。

天畔文星珠斗近,座中时雨绛帷春。

应知煖席无多暇,乂奉徵书入紫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