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许悟庵炼师归隐云翠山的深情与感慨。首联“家近名山住亦稀,别来清梦转依依”中,“家近名山”点出友人的居住环境,而“住亦稀”则暗示了友人不常在家,可能更多时间在山中修行或游历。“别来清梦转依依”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即使在梦中也能感受到友人的存在。
颔联“愁生猿鹤花迷径,恨结松萝月上扉”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通过“愁生猿鹤”和“恨结松萝”,诗人将自然界的景象赋予了情感色彩,猿鹤的哀鸣和松萝的生长都成为了友人离别后诗人内心愁绪的象征。而“月上扉”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月光洒在门扉上,仿佛是对友人归隐生活的注目与怀念。
颈联“青镜空悲游子鬓,红尘偏染仕人衣”则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现实处境的无奈。青镜前的自怜,反映了诗人对友人自由自在生活的羡慕;而“红尘偏染仕人衣”则以反讽的手法,揭示了官场生活的污浊与束缚,与友人选择的清静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尾联“凭君寄语山灵道,早晚抽簪向翠微”则是诗人对友人的直接寄语,表达了希望友人能早日归隐,享受自然之美的愿望。这里的“山灵”既指自然界的神灵,也暗含了对友人的尊敬与期待。诗人通过这一联,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流露出自己对于自由与自然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