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路入云烟,精蓝沧海边。
崖沙留虎迹,石壁曳蛟涎。
猿啸千山寂,鸟惊半月弦。
忧来非一事,种种上华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隐修生活的画面。"山路入云烟"展现了山路蜿蜒曲折,直插云霄的景象,给人以高远之感。"精蓝沧海边"则点明了修行之地临近大海,环境清幽,海天一色。接下来的"崖沙留虎迹,石壁曳蛟涎"通过虎踪和蛟涎,暗示了山林的荒野与神秘,增添了自然的生动与野性。
"猿啸千山寂,鸟惊半月弦"两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猿猴的啸声穿透山林的寂静,而鸟儿被惊飞,如同弦音划破半弯月夜,营造出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画面。最后,诗人感慨"忧来非一事,种种上华巅",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忧虑并非单一,而是累积如山,直逼心灵的高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山水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生物活动,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纷扰与追求,具有浓厚的禅意和隐逸之情。
不详
地僻春将半,僧房客暂休。
连山花雾暗,半岭竹云愁。
将士戈犹枕,书生笔屡投。
黠羌兵未戢,上有自焚忧。
当年对元夕,载酒向淮湾。
宝瑟荣珠袖,青藜照玉山。
蛮村当此夜,璧月独临关。
尚忆追游胜,萧萧双鬓斑。
避地来何所,穷山沧海边。
雄图今寂寞,吾道昔迍邅。
宴食甘粗饭,偷生忍击鲜。
乡闾重回首,挥泪入淮天。
独倚寒岩生意绝,任他桃李自成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