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佛法的境界。"富贵经中谈净域",表达了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和探讨,而非物质上的富贵。"赤珠玛瑙为严饰"则是通过珍贵的装饰来比喻佛教中的清净之地或高僧的威仪。
"彼土众生当晓色",意指在那个清净之地,众生应当理解和领悟到真理。"擎衣裓"可能是在描绘行者在自然环境中修行的情景,而"妙华供养他方佛"则是表达对远方佛像的供养之举。
"稚小嬉游随没溺",形象地描述了世间众生如孩童般在五欲六尘中嬉戏,不自知深陷苦海。"娑婆是苦何曾识"则是表达对世间痛苦的认识和反思。
"忻厌迩来方有力",显示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以及寻求佛法以获得解脱的决心。而"从朝夕静焚一炷香凝碧"则是描绘诗人在早晚时分,通过焚香来净化心灵、集中精神,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清澈。
整首诗通过对比世俗生活与佛教理想之间的差异,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净土的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