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泽夫人祠

空江落日黯祠门,髣髴云裳涕泪痕。

一恸无由恩已绝,两家多故事难言。

千秋杜宇休啼血,万里苍梧合断魂。

终古湘灵有祠庙,流传真伪更谁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灵泽夫人祠》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描绘祠堂的景象与情感,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与感慨。

首句“空江落日黯祠门”,以夕阳映照下的空寂江面与祠堂暗淡的门户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凄凉而肃穆的氛围,暗示了祠堂内所纪念的人物已经离世,留下的是无尽的哀思与怀念。

“髣髴云裳涕泪痕”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祠堂中可能留有的云裳(古代女子的衣饰)比作泪水的痕迹,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逝者的思念之情,如同泪水般难以抹去。

“一恸无由恩已绝”则直接抒发了无法表达的悲痛之情,因为恩情已断,无法再向逝者表达敬意和哀悼,这种遗憾与无奈跃然纸上。

“两家多故事难言”中的“两家”可能指的是与祠堂纪念人物相关的两个家族或群体,暗示了他们之间复杂的历史关系与故事,这些故事或许充满了纠葛与矛盾,难以轻易言说。

“千秋杜宇休啼血,万里苍梧合断魂”两句,引用了杜鹃啼血与苍梧之魂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杜鹃鸟因思念亡妻而啼血,苍梧之魂则是对远方亡灵的深切怀念。这两句诗表达了对逝者永恒的哀思与怀念,即使时间流逝,空间遥远,这份情感也不会消减。

最后,“终古湘灵有祠庙,流传真伪更谁论”点明了祠庙的存在,不仅是对逝者的纪念,也是后人寄托哀思的地方。然而,关于祠庙中流传的故事与传说,其真伪已难以分辨,留给后人的是无尽的猜测与想象。

整首诗通过对祠堂景象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表达了深沉的情感与对过往的思考,展现了黄景仁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乌江项王庙

美人骏马甫沾襟,遽使江东阻壮心。

子弟重来无一骑,头颅将去值千金。

谁言刘季真君敌,毕竟诸侯负汝深。

莫向寒潮作悲怒,歌风台址久消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舟中望金陵

片帆昨日下吴头,破浪来看建业秋。

九派江声犹入梦,六朝山色已迎舟。

楼台未尽埋金气,风景难消击楫愁。

回首燕矶随柁尾,寄声风利不能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问渡

道逢渔父来,指点停舟处。

只在小桥边,风吹著溪树。

形式: 五言绝句

微病简诸故人

连晨泥饮已千场,触忤文园旧渴肠。

灯下故衫交酒泪,风前羸骨战冰霜。

苦吟未必因吟瘦,留病真成养病方。

自我体中原小恶,不妨过从话绳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