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望金陵

片帆昨日下吴头,破浪来看建业秋。

九派江声犹入梦,六朝山色已迎舟。

楼台未尽埋金气,风景难消击楫愁。

回首燕矶随柁尾,寄声风利不能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舟行江上,远眺金陵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片帆”开篇,形象地勾勒出舟行于水面上的动态画面,仿佛昨日才从吴头出发,今日便破浪而来,直抵建业之秋。这既展现了诗人行程的迅速,也暗示了他对金陵景色的向往与急切。

接着,“九派江声犹入梦”,诗人将自己对金陵的想象与现实中的江声融为一体,仿佛那些历史的回响,仍在梦中萦绕,增加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而“六朝山色已迎舟”,则进一步渲染了金陵的自然美景,山色如画,似乎在迎接诗人的到来,营造出一种诗意盎然的氛围。

“楼台未尽埋金气,风景难消击楫愁”,这两句诗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楼台依旧,但昔日的繁华已不再,金气虽未完全消散,却也难以掩盖今日的沧桑。风景虽美,但诗人的心中仍存有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忧虑,这种复杂的情感跃然纸上。

最后,“回首燕矶随柁尾,寄声风利不能休”,诗人以燕矶为背景,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与不舍。即使是在航行中,燕矶的身影也始终伴随着船尾,成为诗人情感寄托的一部分。而“寄声风利不能休”,则以风利(即风力)的持续不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永恒,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无情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思考,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和深邃的历史意蕴。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问渡

道逢渔父来,指点停舟处。

只在小桥边,风吹著溪树。

形式: 五言绝句

微病简诸故人

连晨泥饮已千场,触忤文园旧渴肠。

灯下故衫交酒泪,风前羸骨战冰霜。

苦吟未必因吟瘦,留病真成养病方。

自我体中原小恶,不妨过从话绳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晓发牛渚矶

短帆拂晓春江上,鲜云生缬波如掌。

一声转柁过苍岩,惊起白鸥飞两两。

三山已尽牛渚来,巉崖三面排江开。

昔人一矢斗天险,即今无浪犹风雷。

我来舍舟登绝壁,万丈高寒荡心魄。

水深不见燃犀人,断霞鱼尾星星赤。

形式: 古风

夜坐怀维衍桐巢

剑白灯青夕馆幽,深杯细倒月孤流。

看花如雾非关夜,听树当风祇欲秋。

吴下酒徒犹骂座,秦川公子尚登楼。

天涯几辈同漂泊,起看晨星黯未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