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山深处得重来,天目晴云未放开。
尽喜山田秧䆉稏,那愁石径湿莓苔。
铁冠道士今安在,玉局仙翁去不回。
唯有洞中龙应祷,果能因旱起风雷。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虞俦在万山深处重游天目的情景。首句"万山深处得重来"表达了他对再次造访此地的欣喜,暗示了他对自然山水的深深热爱。"天目晴云未放开"描绘了天目山清新的自然景色,晴空中的云朵似乎不愿离去,增添了山间的神秘与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尽喜山田秧䆉稏,那愁石径湿莓苔",诗人以农事为乐,看到稻田里的秧苗茁壮,对湿润的石径上青苔的生长并不介意,流露出他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对丰收的期待。
"铁冠道士今安在,玉局仙翁去不回",诗人想起了过去的隐士或仙人,他们或许已经离开,只留下空荡的山林,引发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唯有洞中龙应祷,果能因旱起风雷",诗人期盼着洞中的龙能应他的祈祷,带来甘霖,解决干旱之苦,展现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对历史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的关注,具有浓厚的田园诗情和人文关怀。
不详
怅望淮山落木风,楚天云雾更重重。
粤从西路来东路,倏见三冬过一冬。
貂敝人谁怜季子,楼高吾岂下元龙。
求田问舍今良策,自觉归欤兴颇浓。
日暮江东天一涯,孤云飞处路何赊。
雪将入腊未破白,梅过先春竞著花。
过眼光阴浑是客,满怀风雨政思家。
何如醉里都忘却,拟向穷途问曲车。
玉琯新阳七日来,天将风月赋诗才。
别来又喜逢初度,相望何由把一杯。
霜后不凋门外柳,春前已折陇头梅。
团栾今夜华堂燕,应念三州数往回。
此邦旱暵已连年,民亦何辜欲吁天。
鸠拙林间时自唤,龙慵潭底敢安眠。
忽看注雨如车轴,便觉流泉满稻田。
我亦驾言随霹雳,一瓢倾倒马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