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恩寺避暑

风枝不动午云蒸,古寺嵯峨倚石层。

百丈虚廊荫华桷,半帘疏雨断飞蝇。

病馀已怯金樽酒,捧立仍无玉碗冰。

奈此人间诸热恼,一杯清茗属高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午后在报恩寺避暑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环境的静谧与诗人内心的清凉。

首联“风枝不动午云蒸,古寺嵯峨倚石层”以“风枝不动”和“午云蒸”营造出夏日特有的闷热氛围,而“古寺嵯峨倚石层”则描绘了寺庙雄伟的姿态,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避暑之所的凉爽与宁静。

颔联“百丈虚廊荫华桷,半帘疏雨断飞蝇”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凉与静谧。百丈长廊在茂密的树荫下显得格外幽静,而稀疏的雨水打落在帘子上,不仅增加了环境的湿润感,也起到了驱逐蚊蝇的作用,使得整个空间更加宜人。

颈联“病馀已怯金樽酒,捧立仍无玉碗冰”表达了诗人因身体不适而对饮酒持谨慎态度,同时强调了在炎热的夏日中,没有冰块的陪伴,即便是举杯也难以消暑。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对清凉之物的渴望。

尾联“奈此人间诸热恼,一杯清茗属高僧”将主题升华,面对人间的种种热恼,诗人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一杯清茗,与高僧共享。这不仅是对清凉之物的追求,更是对精神寄托的表达,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寻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夏日避暑的独特体验,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找心灵宁静的智慧。

收录诗词(854)

王庭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乙亥立春夜雨平旦大雪

青帝重扃夜半开,先驱雷雨下天来。

千门万户春风入,小院高楼乐事回。

但喜新年逢瑞雪,不知平地有瑶台。

杜陵远客多愁思,忽忆两京初发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马德俭韵

两苏共赋灵芝句,知是君家矍铄翁。

门巷偶邻三径竹,功名当柱五溪铜。

似闻四海尘初静,犹恐扁舟兴未穷。

螺子江边无久滞,亦宜抟翮上晴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刘时举主簿相别三十年忽相遇于沅湘之间古夜郎郡也郡素窘俸馈不继垂橐而归相聚月馀赋诗为别

谪仙适窜夜郎道,主簿归从飞鸟边。

但喜骑驴得佳句,忽忘挥麈是何年。

且将肚束三条篾,敢望腰缠十万钱。

剩斩湘南几竿竹,他时分我钓鱼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早春怀叶观察

门前江水有春声,鹭浴沙汀照眼明。

诗律未堪传乐府,酒兵聊且下愁城。

无穷涧草争青出,自在岩花绝壁生。

忽忆江南护戎老,晴窗磨墨听新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