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种菊宜蒸日,莳兰爱养阴。
炎凉参世态,花草亦人心。
气得春秋助,功归雨露深。
栽培同教化,此理少人寻。
这首诗名为《种花》,作者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陈肇兴。诗中诗人以种菊和莳兰为例,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他指出,种植菊花需要在阳光充足的日子里蒸晒,兰花则偏爱阴凉环境,这象征着世间人情冷暖,如同四季的炎凉。花草的变化反映出世态的变迁,也揭示了人心的复杂多变。诗人进一步强调,无论是植物的成长还是人的成就,都离不开自然的恩赐——春华秋实,雨露滋润。最后,诗人将种花之道与教化相提并论,认为这种道理往往被人们忽视,寓意深刻。整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和人性的洞察。
不详
尘中何处可忘机,先世犹存两版扉。
海燕十年频易主,茅龙三岁一更衣。
牵萝补屋功粗定,倚树为巢计不非。
从此看山欣纵目,海天万里一鹏飞。
为藏万卷筑高楼,邺架曹仓次第收。
四壁诗笺书五色,一窗灯火照千秋。
旧庐乍返乡邻熟,破屋重新鼠雀愁。
昔日南村今北郭,此生卜宅总如鸠。
诛茅谁助草堂钱,卖尽文章又卖田。
潘岳閒居原奉母,葛洪移宅总游仙。
无多别业悲生计,有味书镫忆少年。
知否三迁慈训在,未能奋发愧前贤。
百尺元龙寄兴长,图书插架一楼香。
弟兄共住东西屋,妻子还分上下床。
雨后看山千黛绿,窗前对月半天凉。
衔杯且把头颅看,未忍终言老是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