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烟全赵如平掌,失脚山城梦犹想。
土门一缕汉时天,万古行人为谁仰?
指似劲敌谈笑中,为状羸仆忍寒强。
当年鼓角如可闻,急著清吟和林响。
远山宛欲来相迎,近山留人屹相向。
或从井底忽登天,倚伏已能先想像。
平生爱山真恶谶,今日果为山所网。
昨朝爽翠拥修眉,最恨高楼负清赏。
壮怀郁郁闷欲绝,安得凌风恣吾往。
天教石顶放一头,驶若骅骝脱羁鞅。
山灵努力出奇供,只恐先生驾虚枉。
万壑霜松动悲啸,极目云烟埋莽苍。
北门形势护中原,办与奸雄增技痒。
太行横绝半九州,留在平原几尘坱。
何人为我起六丁,嵯峨尽堕天宇朗。
千年再挽神禹功,恍若鸿流开四象。
不详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静华墨君天下奇,陵川仙人为赋之。
遗山野史誇慧女,万古春风蝴蝶词。
岂知此巧复绝代,夜月静拂天孙丝。
梦云丝雨有形外,郢斤庖刃无心时。
蔡公凛凛袖鄂姿,诸郎画戟清香诗。
香奁秀发亦馀事,诗人饥眼省见稀。
敲门青灯烂红碧,布衾惊走恶睡儿。
破屋犹疑翠鲸怒,短褐谁怜紫凤移。
东家健妇把锄犁,西家处女负薪归。
哀哀正念诛求苦,对此无言空泪垂。
近山豪士少羁检,酒浇不下胸崔嵬。
远山静女亦閒雅,尚恨少有伤春怀。
乱山米聚争拱揖,武卒侍婢皆凡材。
天知老眼不受尘,路转忽睹双峰开。
双峰何年耸双耳,叱之不动烦风雷。
今朝向我效神骏,翠色欲逐神鞭来。
浮世浮名酒一杯,我欲驾此观蓬莱。
只愁日暮三山上,黄尘回首令人哀。
吾家雪翠天下白,银河无声月无色。
天关不闭寒峥嵘,箕尾晶英冻将拆。
帝遣六丁下取将,敕赐名轩换金碧。
初如紫雾蟠青云,飞下人间作坚壁。
渐如扶桑六龙出,万缕丹霞吹海立。
何人办此女娲氏,补天重鍊苍苍石。
阳能兼阴今可知,祝融若并玄冥国。
正教芜秽洗欲空,谁为千年栋梁惜?
杀机如火出至微,焰焰宁知有今夕。
轩中高卧刘更生,愿借馀光照方册。
方册有道出黄虞,今古煌煌天与极。
火耕明日千万斛,酒瓮已闻春雨滴。
不妨一饮尽群山,醉晕春生半天赤。
明河澹澹纵复横,行云悠悠度疏星。
凤媒不来乌夜惊,琼枝玉佩迟所托,画中隐隐闻机声。
秋来秋去今犹古,此恨不随天宇青。
昆崙西头风浪平,办我一舟莲叶轻。
浩歌中流击明月,九原唤起严君平,人间此水何时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