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诚家藏张蔡公石女剪制香奁绝巧持以求予诗

静华墨君天下奇,陵川仙人为赋之。

遗山野史誇慧女,万古春风蝴蝶词。

岂知此巧复绝代,夜月静拂天孙丝。

梦云丝雨有形外,郢斤庖刃无心时。

蔡公凛凛袖鄂姿,诸郎画戟清香诗。

香奁秀发亦馀事,诗人饥眼省见稀。

敲门青灯烂红碧,布衾惊走恶睡儿。

破屋犹疑翠鲸怒,短褐谁怜紫凤移。

东家健妇把锄犁,西家处女负薪归。

哀哀正念诛求苦,对此无言空泪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元代诗人刘因所作,名为《仲诚家藏张蔡公石女剪制香奁绝巧持以求予诗》。诗中描绘了对一件精巧的石女剪制香奁的赞美与感慨。开篇即以“静华墨君天下奇”点出香奁的独特与非凡,随后通过“陵川仙人为赋之”、“遗山野史誇慧女”等语句,将这件物品的来历与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增添了其神秘与传奇色彩。

接着,“岂知此巧复绝代”一句,表达了对这件艺术品巧夺天工的惊叹。接下来的“夜月静拂天孙丝”、“梦云丝雨有形外”等诗句,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香奁在不同情境下的美丽与神秘,仿佛能与自然界的美好相融。

“郢斤庖刃无心时”一句,借用了古代工匠的技艺,强调了制作这香奁的高超技艺与匠心独运。而“蔡公凛凛袖鄂姿,诸郎画戟清香诗”则通过蔡公的形象与画戟的意象,进一步烘托了香奁的珍贵与独特之处。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香奁秀发亦馀事,诗人饥眼省见稀”等诗句,表达了对这件艺术品的珍视与欣赏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与无奈。“敲门青灯烂红碧,布衾惊走恶睡儿”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波动,而“破屋犹疑翠鲸怒,短褐谁怜紫凤移”则通过寓言般的叙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最后,“东家健妇把锄犁,西家处女负薪归”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场景,与前文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对理想生活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思考。“哀哀正念诛求苦,对此无言空泪垂”则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社会不公与生活艰辛时的无奈与悲愤,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深怀念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件精美艺术品的赞美与感慨,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欣赏,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272)

刘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 字:梦吉
  • 号:静修
  •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 生卒年:1249~1293

相关古诗词

山行见马耳峰

近山豪士少羁检,酒浇不下胸崔嵬。

远山静女亦閒雅,尚恨少有伤春怀。

乱山米聚争拱揖,武卒侍婢皆凡材。

天知老眼不受尘,路转忽睹双峰开。

双峰何年耸双耳,叱之不动烦风雷。

今朝向我效神骏,翠色欲逐神鞭来。

浮世浮名酒一杯,我欲驾此观蓬莱。

只愁日暮三山上,黄尘回首令人哀。

形式: 古风

雪翠轩观大宁

吾家雪翠天下白,银河无声月无色。

天关不闭寒峥嵘,箕尾晶英冻将拆。

帝遣六丁下取将,敕赐名轩换金碧。

初如紫雾蟠青云,飞下人间作坚壁。

渐如扶桑六龙出,万缕丹霞吹海立。

何人办此女娲氏,补天重鍊苍苍石。

阳能兼阴今可知,祝融若并玄冥国。

正教芜秽洗欲空,谁为千年栋梁惜?

杀机如火出至微,焰焰宁知有今夕。

轩中高卧刘更生,愿借馀光照方册。

方册有道出黄虞,今古煌煌天与极。

火耕明日千万斛,酒瓮已闻春雨滴。

不妨一饮尽群山,醉晕春生半天赤。

形式: 古风

明河秋夕图

明河澹澹纵复横,行云悠悠度疏星。

凤媒不来乌夜惊,琼枝玉佩迟所托,画中隐隐闻机声。

秋来秋去今犹古,此恨不随天宇青。

昆崙西头风浪平,办我一舟莲叶轻。

浩歌中流击明月,九原唤起严君平,人间此水何时清?

形式: 古风

食笋

梦回齿颊风萧骚,幽姿不许霜松高。

南来苍玉不盈束,已觉饮兴翻云涛。

诗家胸次自宜此,尚嫌烟火须烹炰。

想像南风吹万竹,箨龙正恐称冤号。

石盆养鱼心自苦,仰羡鸲鸲云间巢。

眼中岁旱土不膏,长镵后虑山无毛。

退食归来北窗梦,山巅朱凤声嗷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