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四首(其三)

孤迹寄沧洲,浮云无去留。

大山招楚些,小海傍吴讴。

相值谁非我,欲归春复秋。

西风葛溪路,衣袖晚飕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处荒野,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境。"孤迹寄沧洲,浮云无去留",诗人以孤独的行迹寄寓在广阔的海边,如同浮云般自由自在,没有固定的归宿,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独立的向往。

接着,“大山招楚些,小海傍吴讴”两句,运用了典故,大山召唤着楚地的魂魄,小海依傍着吴地的歌声,既展现了地理上的广阔,也暗示了历史文化的深远影响,以及诗人内心对过往文化的怀念与追思。

“相值谁非我,欲归春复秋”,诗人感慨于世间的相遇,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命运,如同自己一样。他渴望回归,但又意识到时间的流逝,春天过去是秋天,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回归的期待。

最后,“西风葛溪路,衣袖晚飕飕”,西风吹过葛溪的道路,衣袖在傍晚时分被寒风吹得瑟瑟作响,这一景象既描绘了季节的变换,也象征着人生的冷暖与变迁,给人以深沉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历史、时间和回归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486)

方一夔(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兴四首(其四)

故里千山远,荒城八月寒。

霜椑馀鸟啄,社雨洗鱼残。

紫塞跑风鬣,青冥纵露翰。

微生独不化,羁绁老江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秋晚杂兴十二首(其一)

深秋转萧索,木叶满荒城。

逝水流年景,西风逆旅情。

圉监通马语,笼养变禽鸣。

吾道知衰久,人都一概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秋晚杂兴十二首(其四)

月去极百度,天行水四旁。

渥洼驹汗血,婆绿宇旁行。

朔雨夏犹雪,南苞冬未霜。

地中在何处,无便向嵩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秋晚杂兴十二首(其五)

门前吴越路,几步隔红尘。

学课九千字,年书十二神。

殷床驰道马,隔岸渡桥人。

自愧樊笼里,飞腾未有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