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邹进士

望外青山便到家,冯驩何患出无车。

坐逢石鼎应联句,箧有龙潭敢斗茶。

樽酒几时同竹叶,功名终日鉴菱花。

君看一雨苏群槁,所至人心乐否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遥望青山仿佛已到家,冯驩出门也不愁没车马。
相聚时石鼎煮茶联句正合适,箱中藏有好茶怎肯轻易斗茶艺。
何时能共饮竹叶青酒,每日功名只如菱花镜照见浮华。
你看一场雨后万物复苏,所到之处人们是否心怀喜悦呢?

注释

望:远眺。
冯驩:古代贤士,此处借指友人。
患:担忧。
出:外出。
石鼎:古时煮茶器具。
联句:诗词对句游戏。
箧:箱子。
斗茶:比赛品茶。
竹叶:竹叶青酒。
鉴:照见。
菱花:镜子中的菱花图案,比喻虚幻的功名。
苏:使……复苏。
群槁:枯萎的草木。
所至:所到之处。
乐否耶:快乐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题目为《和邹进士》。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

“望外青山便到家”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和急切,青山在这里不仅是自然景观,也象征着家的温暖和安全。“冯驩何患出无车”则透露出诗人面临困境,可能是在仕途上遇到了阻碍,但他并不气馁,依然保持乐观。

“坐逢石鼎应联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吟诗的场景,石鼎作为古代文人聚会时用来烹茶的器皿,在这里代表着文化和艺术的交流。“箧有龙潭敢斗茶”则显示了诗人的豪迈之气,他不畏强手,与友人斗茶,展现了诗人的自信。

“樽酒几时同竹叶”中,樽酒象征着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而竹叶则常与文人雅士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清淡生活的向往。“功名终日鉴菱花”则反映出诗人虽然有追求功名的愿望,但也不过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装饰,如同鉴赏美丽的菱花一般。

最后两句“君看一雨苏群槁,所至人心乐否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和思考,一场春雨能使万物复苏,这是大自然赋予的一种力量。诗人通过这样的观察,引出了对人心态的质疑,询问这种自然之力是否也能带给人们内心的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和自然景象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豁达,同时也流露出对于功名和世事的淡然态度。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和陈勉仲二首(其二)

相逢怜我太衰颜,冰雪精神照座间。

霁日有情茶乳合,春风无力柳丝閒。

肯从逋客来三径,秪恐佳人赋二山。

旧说毛公今见否,似闻新向玉京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和陈勉仲二首(其一)

人似平原字亦颜,诗成长在笑谈间。

试看落笔云烟疾,难放摇春草木閒。

美俗未容窥制锦,劝耕聊得伴行山。

惭将郑腊酬荆璞,无怪年时债未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和陈勉仲春日偶成二首(其二)

江表归来得自由,旧乡能复到温柔。

辞源已见流三峡,笔力当期挽万牛。

白日忍从黄雾塞,青天那复黑云浮。

扫除骄寇还强汉,会有忠良告远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陈勉仲春日偶成二首(其一)

帷幄何人正坐筹,匈奴轻汉索怀柔。

回銮未睹迎天驷,劝穑还惊出土牛。

雨过池塘新涨绿,春归原野霁烟浮。

中兴自古须群策,更愿君王慎厥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