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勉仲春日偶成二首(其二)

江表归来得自由,旧乡能复到温柔。

辞源已见流三峡,笔力当期挽万牛。

白日忍从黄雾塞,青天那复黑云浮。

扫除骄寇还强汉,会有忠良告远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从江南回来获得了解放,故乡的温柔再次重现。
辞源的才华已经展现,如同江水流淌过三峡,笔下的力量期待能像牵动万头牛一样强大。
面对白天被黄沙遮蔽,我怎能忍受天空不再有乌云翻滚。
扫除骄横的敌人,重振强大的汉室,必定会有忠诚贤良之人献出长远的计策。

注释

江表:指江南地区。
归来:回归。
自由:解放。
旧乡:故乡。
温柔:温暖舒适。
辞源:文才的源头。
流三峡:比喻才华如江水滔滔。
笔力:文笔的力量。
万牛:形容力量极大。
白日:白天。
黄雾塞:黄沙弥漫。
青天:晴朗的天空。
黑云浮:乌云翻滚。
骄寇:傲慢的敌人。
强汉:强大的汉朝。
忠良:忠诚贤良的人。
告远猷:献出长远的计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归来的旅人重返旧乡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由和温暖家园的向往。开篇“江表归来得自由”,既是物理上的解脱,也暗示精神层面的自在。紧接着“旧乡能复到温柔”则表明归乡不仅是肉体的安顿,更是心灵的慰藉。

中间两句“辞源已见流三峡,笔力当期挽万牛”,诗人以其才华横溢的文采比喻自己将要发挥的文学力量,如同激流冲刷过三峡一般,强劲而有力,足以驾驭千钧之重。

“白日忍从黄雾塞,青天那复黑云浮”则描绘了一种逆境中的坚持与期待。尽管白昼被黄色的迷雾所笼罩,但诗人依然相信蓝天会在黑云之后重新展现。

末尾两句“扫除骄寇还强汉,会有忠良告远猷”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平的期盼,以及对忠诚智者的期待。这里的“强汉”指的是历史上的强大汉朝,而“忠良”则是那些能够给予深刻忠告的人物。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家园、文学才华以及国家安宁的深切向往。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和陈勉仲春日偶成二首(其一)

帷幄何人正坐筹,匈奴轻汉索怀柔。

回銮未睹迎天驷,劝穑还惊出土牛。

雨过池塘新涨绿,春归原野霁烟浮。

中兴自古须群策,更愿君王慎厥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周少隐实录院对竹三首(其三)

窗寒疏竹共萧骚,可笑圆荷着露凋。

实录成书辉日月,奉常新乐奏咸韶。

佳篇千里来青琐,好梦连宵到绮寮。

湖海固应聊尔耳,伫看丹诏下公朝。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和周少隐实录院对竹三首(其二)

老来须鬓白刁骚,犹喜丹心未遽凋。

秋赋肯甘同宋玉,昼眠聊复继边韶。

翩翩幽鸟随风屐,炯炯寒灯伴夜寮。

多谢故人珠玉寄,水云堆里望天朝。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和周少隐实录院对竹三首(其一)

夫子文章仆命骚,高标宁若岁寒凋。

惯看雄辩朝挥麈,想见清吟夜度韶。

老去荷君频折简,时来容我尚同寮。

区区长倩何为者,不乐平原意本朝。

形式: 古风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