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啸轩

旌阳有遗?,亦赋仙人姿。萧散薄世荣,结楼水之湄。

酒酣弄铁笛,丹凤鸣雄雌。

又如孙公和,长啸苏门时。

爰名铁啸轩,见者称其宜。

云间有吟翁,时与同襟期。

昔倒楼上尊,今看卷中诗。

翩翩继芳躅,屡诵骚人词。

因之一凭阑,翛翛起遐思。

馀韵渺犹在,春江烟树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士的生活场景,充满了超凡脱俗的仙风道骨之气。诗人以“旌阳有遗风,亦赋仙人姿”开篇,点明了主人公的非凡气质,仿佛是古代仙人的化身。接着,“萧散薄世荣,结楼水之湄”,展现了这位隐士远离尘嚣、独居水边的高洁生活状态。

“酒酣弄铁笛,丹凤鸣雄雌”一句,生动地描绘了隐士饮酒作乐、吹奏铁笛的情景,仿佛丹凤也为其歌声所动,雄雌相应,展现出一种和谐而美妙的自然景象。接下来,“又如孙公和,长啸苏门时”,将这位隐士与历史上的高士孙公和相提并论,进一步凸显了他的超凡脱俗。

“爰名铁啸轩,见者称其宜”中,“铁啸轩”作为隐士居所的名字,既体现了其独特的个性,也暗示了他与众不同的生活情趣。而“云间有吟翁,时与同襟期”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隐士的敬仰之情,以及与之心灵相通的愿望。

“昔倒楼上尊,今看卷中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这位隐士生活方式的向往。最后,“翩翩继芳躅,屡诵骚人词”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隐士精神追求的认同与赞美,以及自己在阅读其作品后产生的共鸣。

“因之一凭阑,翛翛起遐思”则是诗人面对“铁啸轩”时的内心感受,通过“余韵渺犹在,春江烟树滋”两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与想象的世界,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宁静与美好。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自然与艺术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18)

王行(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半轩,亦号楮园。淹贯经史百家,议论踔厉。元末授徒齐门,与高启、徐贲、张羽等号为十友,又称十才子。富人沈万三延为家塾师。明洪武初,有司延为学官。旋谢去,隐于石湖。赴京探二子,凉国公蓝玉聘于家馆。蓝玉党案发,行父子坐死。能书画,善泼墨山水,有《二王法书辨》,另有《楮园集》、《半轩集》等

  • 字:止仲
  • 号:淡如居士
  • 籍贯:元明间苏州府吴县
  • 生卒年:1331—1395

相关古诗词

题寒山拾得图

松风谡谡生夜凉,白露欲湿练衣裳。

苍苍古苔遍幽石,石根烟筱连疏篁。

携手道人同徙倚,应是禅床定初起。

笑指天边明月光,方寸要当如此耳。

形式: 古风

赠无相

湖海觅佳士,氛埃叹销沉。

独有遗世踪,不异古与今。

上人莅名刹,素声著丛林。

㔻生无滞怀,逸气凌孤岑。

兹焉远相过,清风洒烦襟。

方欣共徜徉,歘然起遐心。

岁月易云晏,新阳复来寻。

去去何当还,愿贻金玉音。

毋令积遥思,江山烟雾深。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思缓堂

问法西来岁月侵,乡言都已变华音。

望中故国天同覆,思入寒泉地更深。

日出未回东海梦,花开长系北堂心。

客衣尚有临行线,寸草春晖忍重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过西山海云院

苍崖压境竹缘坡,疏雨苔花两屐过。

童子候门施问讯,老僧入座说伽陀。

茶屏古翠连枝巧,萝屋繁阴蔽暑多。

百丈泉头借禅榻,尧天安乐有行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