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攽所作的《蔡州路中作五首寄都下》中的第一首。诗中表达了一位官员在身体欠佳的情况下,仍心怀对君王的感激之情,愿意承担起治理地方的责任,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能力的谦逊态度。
“病馀清骨鬓成霜”,诗人以“病馀”描绘自己经历疾病后的身体状态,用“清骨”形容其清瘦之貌,而“鬓成霜”则形象地表现了岁月的痕迹,暗示了年华已逝。这一句通过外貌的描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疲惫与沧桑感。
“惭负腰间郡组长”,“惭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尽职尽责的愧疚之情,“腰间郡组长”则是借用了古代官员佩戴长剑的习俗,象征着官职和责任。这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自己职责的重视,也流露出因身体原因可能无法完全履行职责的遗憾。
“等是君恩容卧治,淮西何必减淮阳。”这两句诗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君王恩赐的理解与感激。他认为,无论是卧治(即在身体不佳时治理地方)还是正常治理,都是君王给予的机会与恩赐。同时,诗人以“淮西何必减淮阳”来表达,即使在条件较为艰苦的地区(如淮西),也应尽力而为,不应因为环境不同而降低自己的工作标准或成就。这体现了诗人对职责的坚守与对公平公正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诗人面对身体状况不佳时的坚韧与责任感,以及对君主恩赐的感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