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二茗草堂追悼叶上舍元址得诗五章

恻恻摧摧,事难往追。委世而没,人知子谁?

摧摧恻恻,事往难忆。秋花在庭,念子颜色。

林日欲下,蛛丝满门。窅然深堂,疑子尚存。

积苔犹昔,已无屐痕。惨我望目,如对夕昏。

一蛩悲语,倘为吟魂。何贼乎寿,夭其盛年。

测子夙意,冥应未捐。子之故人,发将变元。

召灵以气,知来慰怜。颓云一牖,已成古天。

钟期手爪,吾盼琴弦。以子郁忧,与弦结纠。

畴来抚之,而发其幽。我亦能抚,不抚亦休。

大溟无涘,曷容系舟?昔别晚春,今来早秋。

五年积雨,逝不还流。百年一瞬,均此悠悠。

落叶难扫,人以愁老。匿心吾中,谁识荣槁?

子为和风,我为微草。当其拂嘘,习亦忘好。

在习忘好,今始悟稀。孑影悽悽,搴子之帏。

掩子之帏,恐有风吹。要留子魂,来我梦依。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过二茗草堂追悼叶上舍元址得诗五章》中的第五章,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通过“恻恻摧摧”、“秋花在庭”、“林日欲下”等描绘出一种凄凉、哀伤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世的深深悲痛。同时,“蛛丝满门”、“积苔犹昔”等细节描写,不仅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友人生前生活的痕迹与影响。

“一蛩悲语,倘为吟魂”一句,将蟋蟀的悲鸣与友人的灵魂联系起来,进一步深化了哀悼的情感。诗人通过“何贼乎寿,夭其盛年”表达了对友人英年早逝的惋惜与不解,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子之故人,发将变元”则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旧友也将逐渐老去的无奈与哀伤。最后,“我亦能抚,不抚亦休”一句,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想抚慰逝者,又深知无法改变现实,只能选择接受与释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情悼念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归途杂占九绝句(其六)

听说屯兵满汛台,危潮沸角昼生霾。

不知名将谁严武,手馘匈奴献捷来。

形式: 七言绝句

归途杂占九绝句(其七)

四弦忽向醉边闻,冰铁琤瑽搅夕氛。

疑是秋潮翻骨母,楼船夜哨水犀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归途杂占九绝句(其八)

吾友厉生东海客,军中消息昧存亡。

昨宵破店梦逢汝,手挈娇儿两鬓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归途杂占九绝句(其九)

归后亲孥各无恙,相期螯菊话秋卮。

吾生共托皇仁厚,敢信清平有乱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