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太虚无云,清镜无痕。如意举手,花雨缤纷。
契南岳不传之旨,见灵山未散之人。
妙圆体极,即相非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空灵而玄妙的画面。"太虚无云,清镜无痕",以天空比喻心境的空旷无垠,如同无云的虚空,清澈如镜,没有丝毫杂念。"如意举手,花雨缤纷",则象征智慧的随意流露,仿佛轻轻一挥手,就能引发如花雨般的智慧之光,绚丽多彩。
"契南岳不传之旨,见灵山未散之人",进一步表达了对高深佛法的理解和领悟,意为契合了南岳衡山那种秘而不宣的佛理,遇见了那些内心深处葆有佛性的人。"妙圆体极,即相非真",强调了佛教中空性与实相的辩证关系,认为达到至高的智慧境界后,一切现象虽美妙圆满,却又超越了真实与虚幻的对立。
整体来看,这首诗是智者大师对佛法境界的个人感悟,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禅宗崇尚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修行理念。
不详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寒暑不到处,山穷石自枯。
涕零知骨冷,随分著工夫。
一卷无题目,持来傍石根。
眼昏嫌字小,华梵恐难分。
针无肉,补不足。傍晨曦,倚岩谷。
怕见黄叶飞,未风先皱眉。
去见神鼎諲,绝叫屋梁倒。
不得脱手法,打折你驴腰。
啐啄之机,临崖一拶。虎啸龙吟,二九十八。
宣禅自是恶冤家,学伊岂止顶门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