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寒暑不到处,山穷石自枯。
涕零知骨冷,随分著工夫。
一卷无题目,持来傍石根。
眼昏嫌字小,华梵恐难分。
这首诗名为《朝阳对月赞》,作者是宋代的僧人释智愚。诗中描绘了一个清凉寂静的场景,"寒暑不到处,山穷石自枯",表达了山中的独特气候,即使酷暑严寒也无法侵扰,石头自然呈现出干枯的状态。接下来,诗人通过"涕零知骨冷",以泪水感知寒冷,形象地传达了环境的清冷和心境的孤寂。
诗人手持一卷无题目的书卷,选择在石根旁静心研读,"一卷无题目,持来傍石根",体现了他的专注与淡泊。然而,由于光线昏暗,他抱怨字迹太小难以辨识,"眼昏嫌字小",暗示了他的年迈或视力不佳。最后,他担心连梵文(可能指佛经)也难以分辨,"华梵恐难分",流露出对知识追求的虔诚与敬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环境与个人心境的交融,展现了僧人释智愚在清寂山中苦读修行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佛法的深入理解。
不详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针无肉,补不足。傍晨曦,倚岩谷。
怕见黄叶飞,未风先皱眉。
去见神鼎諲,绝叫屋梁倒。
不得脱手法,打折你驴腰。
啐啄之机,临崖一拶。虎啸龙吟,二九十八。
宣禅自是恶冤家,学伊岂止顶门瞎。
用智恰如愚,无人辨得渠。
秕糠和月捣,意在脱衣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