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皇甫谧诗

颙颙朝士,亦孔其依。莫不迟想,载渴载饥。

我弓我旄,礼亦无违。企望高冈,来仪来归。

其归伊何,与帝同心。明明天子,如日之临。

临照四方,探颐幽深。山无逸民,水无潜鳞。

爰彼九皋,克量德音。茂哉先生,皇实是钦。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赠皇甫谧诗》由魏晋时期的辛旷所作,通过对朝士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皇甫谧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理想君主的颂扬以及对道德修养的重视。

“颙颙朝士,亦孔其依。” 开篇以“颙颙”形容朝士的庄重严肃,同时暗示他们对君主的忠诚与依赖。“莫不迟想,载渴载饥。” 这两句通过描述朝士在等待君主时的疲惫与饥饿,隐喻他们对君主的深切期盼与忠诚。

“我弓我旄,礼亦无违。” “弓”与“旄”分别代表军事力量与礼仪,此处强调了君主在军事与礼仪两方面的权威与规范,体现了对君主治理国家能力的认可。

“企望高冈,来仪来归。” “企望”表达了对君主的仰望,“高冈”象征着君主的崇高地位。这两句描绘了朝士们对君主的向往与归附,同时也预示了君主将带来秩序与和谐。

“其归伊何,与帝同心。” 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君主与朝士之间的紧密联系,表达了对君主与臣民共同追求理想境界的期待。

“明明天子,如日之临。” 将君主比作明亮的日光,生动地描绘了君主的光辉形象,强调了君主的智慧与威严。

“临照四方,探颐幽深。” 君主如同日光照耀四方,深入探索事物的本质与根源,体现了君主的洞察力与治理智慧。

“山无逸民,水无潜鳞。” 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象征着社会的稳定与公正,没有逃逸的百姓或隐藏的罪恶。

“爰彼九皋,克量德音。” “九皋”指深泽,这里用来比喻广阔的社会环境,强调了君主能够广泛听取民众的声音,做出正确的决策。

“茂哉先生,皇实是钦。” 最后两句直接表达了对皇甫谧的赞美与敬仰,认为他如同茂盛的树木一样值得尊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象征,展现了对理想君主的颂扬,以及对道德修养与社会秩序的重视,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士大夫对于政治与伦理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

辛旷(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与妻李夫人联句

室中是阿谁,叹息声正悲。

叹息亦何为,但恐大义亏。

大义同胶漆,匪石心不移。

人谁不虑终,日月有合离。

我心子所达,子心我所知。

若能不食言,与君同所宜。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献诗

惟臣之先,昔仕于汉。奕世绵绵,颇涉台观。

暨臣父综,遭时之难。卯金失御,邦家毁乱。

适兹我土,庶存孑遗。天启其心,东南是归。

厥初流隶,困于蛮垂。大皇开基,恩德远施。

特蒙招命,拯擢泥污。释放巾褐,受职剖符。

作守合浦,在海之隅。迁入京辇,遂升极枢。

枯瘁更荣,绝统复纪。自微而显,非愿之始。

亦惟宠遇,心存足止。重值文皇,建号东宫。

乃作少傅,光华益隆。明明圣嗣,至德谦崇。

礼遇兼加,惟渥惟丰。哀哀先臣,念竭其忠。

洪恩未报,委世以终。嗟臣蔑贱,惟昆及弟。

幸生幸育,托综遗体。过庭既训,顽蔽难启。

堂构弗克,志存耦耕。岂悟圣朝,仁泽流盈。

追录先臣,悯共无成。是济是拔,被以殊荣。

珝忝千里,受命南征。旌旗备物,金革扬声。

及臣斯陋,实暗实微。既显前轨,人物之机。

复傅东宫,继世荷辉。才不逮先,是忝是违。

乾德博好,文雅是贵。追悼亡臣,冀存遗类。

如何愚胤,曾无仿佛。瞻彼旧宠,顾此顽虚。

孰能忍愧,臣实与居。夙夜反侧,克民自论。

父子兄弟,累世蒙恩。死惟结草,生誓杀身。

虽则灰陨,无报万分。

形式: 四言诗

答华永先诗

桴鼓常在侧,笔研永欲捐。

卷帙不复开,干戈以为权。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答阮得猷诗

友朋顾之,贻我良箴。玩之无斁,终咏斯音。

燕鼎在舟,虽重不沈。庶凭嘉谟,高迹可寻。

形式: 四言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