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食芡梨

吴头楚尾将三载,芡觜梨腮又一秋。

岂为鲈鱼觅归去,在家饮水百无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在吴地和楚地的交界处已经度过三年,今年又是芡实果实成熟、梨子脸颊般的秋季。
我并非仅仅为了鲈鱼的美味而选择回归,因为在家中即使只是喝水,也感到没有丝毫忧虑。

注释

吴头楚尾:指长江中下游地区,古代吴国和楚国的边界附近。
三载:三年。
芡觜梨腮:形容秋天果实累累的样子,芡实像人的嘴唇,梨子像少女的脸颊。
鲈鱼:古代文人常以鲈鱼代表思乡之情。
饮水:借指日常生活,简单的生活。
无忧:没有忧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宓所作的《南康食芡梨》。诗中,诗人以“吴头楚尾”形容南康地理位置,暗示其位于长江下游和湘江上游之间,寓言自己在此地已经生活了三年。接着,他用“芡觜梨腮”形象地描述了当地的食物特色,芡实如少女的嘴唇般鲜嫩,梨子则似脸颊般甜美,展现了南康的风土人情。

“岂为鲈鱼觅归去”引用了晋代张翰的典故,张翰因思念家乡的鲈鱼而辞官归乡,这里诗人借以表达自己并非单纯为了鲈鱼这样的美食而离开家乡,而是有更深的情感寄托。最后,“在家饮水百无忧”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生活的怀念和对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即使在外,心中仍挂念着那份宁静与安逸。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南康的物产和诗人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759)

陈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春日到小园(其一)

屹立虚亭跨野塘,萧萧爽爽似潇湘。

从教密种千竿竹,不蔽山光与水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春日到小园(其二)

东郊无地不苍苍,日气融和自有香。

最是游人行乐处,不寒不暖昼偏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春半桃李盛开

缟裙练帨映丹霞,默默无言不自誇。

陌上行人重回首,一年春事数朝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春暮

春暮见花空有恨,病馀怯酒谩重温。

紫骝踏尽垂杨影,可笑书生独掩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