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题画寿总宪龚芝麓.蒜山怀古

沽酒南徐,听夜雨、江声千尺。记当年、阿童东下,佛狸深入。白面书生成底用?萧郎裙屐偏轻敌。笑风流北府好谈兵,参军客。

人事改,寒云白。旧垒废,神鸦集。尽沙沉浪洗,断戈残戟。落日楼船鸣铁锁,西风吹尽王侯宅。任黄芦苦竹打寒潮,渔樵笛。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翻译

我客居南徐买酒喝,耳听夜雨潇潇,江中浪声千尺高。想起当年王濬曾东下伐吴,还有深入南侵的拓跋焘。年轻识浅的白面书生有何用?萧渊藻那样的裙屐少年,偏偏又轻敌自傲。可笑掌北府兵者只爱纸上谈兵,重用的不过是自命风流的幕僚。
如今的京口人事已改,又被白色的寒云笼罩;旧时的营垒一片荒芜,觅食的乌鸦聚集鸣噪。昔日的断戈残戟,都还沉在沙中被浪冲淘。夕阳余辉里只能听到,楼船上铁锁的声响;寒冷的西风吹拂下,旧时的王侯宅第一片荒烟蔓草。江边的黄芦苦竹任凭大潮拍打,那呜呜咽咽的水声应和着渔父憔夫凄凉的笛子音调。

注释

蒜山:一作算山,在江苏丹徒西的长江口。
南徐:南朝刘宋元嘉八年(431),以江南晋陵地为南徐州,治京口,历齐、梁、陈,至隋开皇元年(581)废。
后世以南徐为镇江的代称。
江声千尺:意为夜雨潇潇、惊涛千尺,浪声澎湃,气势豪放。
阿童东下:阿童是指西晋时期将领王濬,其小字阿童。
阿童东下出自此。
指代清兵南下。
佛狸深入:佛狸,是指南北朝时期北朝魏国皇帝拓跋焘,小字佛狸。
佛狸深入这里指代清兵南下。
裙屐,指修饰华美而无真才实学的年轻人。
北府:指东晋时期京口。
参军客:指北府参军刘牢之辈。
晋秦(féi)水之战,晋方即以所谓百战百胜的北府兵为主力。
旧垒废:指古代战争的痕迹已经不多。
神鸦:指佛狸祠里吃祭品的乌鸦群集。
“神鸦集”,由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句化来,谓佛狸祠的祭品召来了群鸦,仍是言古今变迁。
“戟:古代兵器。
青铜制,将矛、戈合成一体,既能直刺,又能横击楼船,有叠层的大船、大战船。
黄芦苦竹:黄芦,秋天变黄之芦苇。
苦竹,又名伞柄竹,其笋味苦。

鉴赏

这首词以"沽酒南徐,听夜雨、江声千尺"起笔,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夜晚的雨声与江涛声交织,营造出一种苍茫而深沉的氛围。接着回忆了历史往事,提及少年英雄东下抗敌,暗示了对古代豪杰的敬仰。

"白面书生成底用,萧郎裙屐偏轻敌",诗人以讽刺的口吻,表达了对那些空谈兵法、不务实际者的批评,同时也暗指自己对龚芝麓这样文武双全的人物的赞赏。"笑风流、北府好谭兵,参军客",进一步强调了对龚芝麓军事才能的肯定。

下半部分,词人感叹人事变迁,昔日的战垒已废弃,只有乌鸦聚集,显示出历史的沧桑。"尽沙沈浪洗,断戈残戟",描绘了战争遗迹,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过去的反思。"落日楼船鸣铁锁,西风吹尽王侯宅",以景寓情,写出了繁华不再,权贵消逝的景象。

最后,诗人以"任黄芦苦竹,打荒潮,渔樵笛"作结,描绘了自然与宁静的生活场景,寄寓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词情感深沉,借古讽今,展现了吴伟业独特的史家情怀和艺术才华。

收录诗词(214)

吴伟业(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鹿樵生、、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号:梅村
  • 籍贯:灌隐主
  • 生卒年:1609~1672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题画寿总宪龚芝麓.寿金岂凡相国七十

雒社耆英,高会处、门前双戟。

风景好、沙堤花柳,锦堂琴瑟。

北叟南翁须健在,东封西禅何时毕。

羡苍生、济了衮衣归,神仙客。法酝美,雕薪炙。

灯火照,笙歌席。正珠楼雪满,早梅消息。

矍铄青山霜镫马,欢娱红粉春泥屐。

愿百年、父老进霞觞,升平日。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题画寿总宪龚芝麓.寿顾吏部松交五十

拂袖归来,閒管领、烟霞除目。

算得是、与人无竞,高飞黄鹄。

眼底羊肠逢九坂,天边鳄浪愁千斛。

脱身时、还剩辟疆园,浮生足。尊酒在,残书读。

拳石小,沧州绿。有风亭月榭,醉弹丝竹。

嫩箨雨抽堂下笋,苍皮霜洗窗前木。

倩丹青、写出虎头痴,山公屋。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题画寿总宪龚芝麓.题尤悔庵小影和原韵

纳纳乾坤,问才子、几人轻许。

人争道、北平司李,骚坛宗主。

碣石宫倾北海酒,令支塞捲西风雨。

更翩然、解组赋归来,云深处。三毫颊,平添与。

虎头笔,神相伫。似元龙、百尺楼头高踞。

鹬蚌利名持壁垒,触蛮知勇分旗鼓。

只庄周、为蝶蝶为周,都忘语。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六么令.咏桃

一枝秾艳,蘸破垂杨色。

到处倚墙临水,妆点清明陌。

障袖盈盈粉面,独倚斜柯立。

深红浅白,无言忽笑,斗尽铅华半无力。

年年閒步过此,柳下人家识。

烟脸嫩雾鬓斜,肠断东风客。

燕子欲来还去,满地愁狼藉。

芳姿难得,韶光一片,嘱付东君再三惜。

形式: 词牌: 六幺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