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么令.咏桃

一枝秾艳,蘸破垂杨色。

到处倚墙临水,妆点清明陌。

障袖盈盈粉面,独倚斜柯立。

深红浅白,无言忽笑,斗尽铅华半无力。

年年閒步过此,柳下人家识。

烟脸嫩雾鬓斜,肠断东风客。

燕子欲来还去,满地愁狼藉。

芳姿难得,韶光一片,嘱付东君再三惜。

形式: 词牌: 六幺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枝盛开的桃花,它的鲜艳色泽仿佛蘸破了垂杨的翠绿。桃花四处开放,倚靠在墙边或临近水面,装点了清明时节的道路。女子般的桃花,娇艳的花瓣如同女子的障袖般丰盈,独自倚在倾斜的树枝上,深红浅白的色彩交织,无声中忽然绽放笑容,似乎在与繁华的春色较量,却已显露出几分疲态。

诗人每年都会漫步经过这里,对那柳树下的桃花人家印象深刻。桃花如烟如雾的面容和微微斜飞的鬓发,让春天的过客心生怜惜。燕子飞来又离去,地上散落的花瓣像是满地的愁绪。如此美丽的花姿,短暂的春光,诗人忍不住叮嘱春神东君要珍惜这美好的时刻。

整首词以桃花为载体,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美景难留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爱之情。吴伟业的文笔细腻,情感真挚,将桃花的美与人的感情巧妙融合,展现了明代末期清初诗词的独特韵味。

收录诗词(214)

吴伟业(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鹿樵生、、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 号:梅村
  • 籍贯:灌隐主
  • 生卒年:1609~1672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题赠

三月莺花盛,十里小红楼。

轻裘肥马,年少锦带佩吴钩。

人道季心兄弟,还是翁归伯仲,谈笑擅风流。

下马饮君酒,消尽古今愁。烧银烛,张筵宴,系兰舟。

主人开阁召我,别墅好淹留。

家有风亭水榭,伎奏玉丝金管,妙舞擘箜篌。

二十四桥夜,明月满扬州。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满庭芳.道场山麓,太白山人亭成吴园次置酒同诸子分韵得人字

铁笛横腰,鹤瓢在手,乌巾白袷行吟。

仙踪恍惚,埋玉旧烟林。

多少唐陵汉寝,王孙梦、一样销沈。

残碑在、诗人高士,留得到而今。云深。

记此地,相逢五隐,白石同心。

喜今朝吾辈,酹酒登临。

忽听松风骤响,苏门啸、仿佛遗音。

归来晚、峰头斜景,明日约重寻。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侵]韵

烛影摇红.山塘即事

踏翠寻芳,柳条二月春风半。

泰娘家在画桥西,有客金钱宴。

道是留侬可便,细沈吟、回眸顾盼。

绣帘深处,茗碗炉烟,一床弦管。

惜别匆匆,明朝约会新亭馆。

扁舟载酒问婵娟,蓦地风吹散。此夜相思岂惯。

孤枕宿、黄芦断岸。严城钟鼓,冻雨残灯,披衣长叹。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倦寻芳.春雨

欺梅黯淡,弄柳迷离,一幅烟水。

醉墨模糊,澹插浮屠天际。

捲湘帘,凭画阁,白鸥点点飞还起。

视吾庐,如掀翻一叶,空江深处。

记今朝、南湖禊饮,士女嬉游,此景佳丽。

细马轻车,不到断桥西路。

双屐冲泥僧唤渡,一瓢沽酒柴门闭。

料今宵,对残灯、客情憔悴。

形式: 词牌: 倦寻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