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香亭

临池飞构郁岧峣,棂槛无风影自摇。

群玉过林抽翠竹,双虹垂岸跨平桥。

烦依美藻鱼争饵,清见寒沙水满桡。

莫问荷花开几曲,但知行处异香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池边高耸的建筑如龙飞凤舞,即使无风,窗格栏杆也自行摇曳。
穿过树林的群玉山峰,映衬出翠绿的竹子,两道彩虹横跨在平静的桥上。
鱼儿围绕着美丽的藻饰争抢饵料,清澈的水面映照出寒冷沙滩,船桨满载。
无需询问荷花开放了几朵,只觉行经之处香气四溢。

注释

临池:池边。
飞构:高耸的建筑。
郁岧峣:形容建筑物高大且壮观。
棂槛:窗格栏杆。
群玉:比喻众多的山峰。
寒沙:冰冷的沙滩。
异香:特殊的香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曾巩所作的《水香亭》,描绘了一座亭台的优美景色。首句"临池飞构郁岧峣",形象地刻画了水香亭矗立于池边,高耸入云的壮观景象,"郁岧峣"三字富有动态感,展现出亭台的气势。次句"棂槛无风影自摇"则通过静中见动,描绘出即使无风,亭子的栏杆也仿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显得生动而富有诗意。

接下来两句"群玉过林抽翠竹,双虹垂岸跨平桥"运用比喻,将翠竹比作群玉穿过树林,又以双虹形容桥梁如彩虹般横跨水面,展现了水香亭周边环境的清幽与美丽。"烦依美藻鱼争饵,清见寒沙水满桡"进一步描绘了水中的生动画面,鱼儿竞相游弋,清澈的水面映照着寒沙,渔舟轻摇,增添了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最后两句"莫问荷花开几曲,但知行处异香飘"以荷花为背景,暗示了季节更迭,但无论何时,只要行走其中,都能感受到水香亭周围弥漫的芬芳,表达了诗人对这处美景的喜爱和留连忘返之情。

总的来说,曾巩的《水香亭》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新雅致的园林画卷,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与香气四溢的意境。

收录诗词(457)

曾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 字:子固
  • 籍贯:建昌南丰(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57

相关古诗词

王虞部惠佳篇叙述昔与湘潭亡弟游从仍以亡弟旧诗见示

薄宦红尘常拂面,早衰黄发已盈颠。

棣华零落曾谁语?鸿羽萧条祇自怜。

已矣空闻怀旧赋,泫然犹获济江篇。

殷勤慰我如君少,更悟之他友最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冬夜即事

印奁封罢阁铃闲,喜有秋毫免素餐。

市粟易求仓廪实,邑狵无警里闾安。

香清一榻氍毹暖,月淡千门霿凇寒。

闻说丰年从此始,更回笼烛卷帘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北池小会

笑语从容酒慢巡,笙歌随赏北池春。

波间镂槛花迷眼,沙际朱桥柳拂人。

金缕暗移泉溜急,银簧相合鸟声新。

幸时无事须行乐,物外乾坤一点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圣贤

圣贤性分良难并,好恶情怀岂得同。

荀子书犹非孟子,召公心未悦周公。

况令树立追高远,而使裁量属闇蒙。

举世不知何足怪,力行无顾是豪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