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其六)

清笳凄咽暮江头,指望边庭泣素秋。

师慧过朝馀积愤,灵均去国迸牢愁。

斜风乱折依依柳,漂浪空摇泛泛鸥。

论著徙戎何处达,中原曾是帝王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边疆的凄凉景象与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首句“清笳凄咽暮江头”,以清笳的哀鸣和日暮时分的江景,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接着,“指望边庭泣素秋”一句,将个人情感与季节变化相融合,表达了对边疆的思念与哀愁。

“师慧过朝馀积愤,灵均去国迸牢愁”两句,运用典故,借指古代文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不满,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其中“师慧”可能暗指古代的智者或军事领袖,而“灵均”则是屈原的别称,屈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历史人物遭遇的同情与对现实的无奈。

“斜风乱折依依柳,漂浪空摇泛泛鸥”描绘了一幅自然界的衰败景象,斜风中的柳树被折断,漂浮的鸥鸟在空荡的水面徘徊,形象地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生命的脆弱。

最后,“论著徙戎何处达,中原曾是帝王州”两句,将视角转向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提出疑问:关于迁徙与战争的历史记录,又如何能传达给后世?而曾经作为帝王之都的中原大地,如今却充满了动荡与变迁。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当下社会现状的隐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悼之情。

收录诗词(1566)

曹家达(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兴八首(其七)

回疆青海奠神功,万国衣冠拜宅中。

乌弋不庭筹北伐,黄支受吏验东风。

射雕虏遁蛮云黑,牧马人稀塞草红。

忍听遗民谈盛事,外攘颇牧内文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秋兴八首(其八)

夜江倾峡势逶迤,江月年年浸下陂。

市上胡柯通大夏,航头鸟卵识条枝。

少卿甘下穹庐拜,浪子焉知汴鼎移。

我忆西归林少穆,枉同鹏举大名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王阮亭先生秋柳韵四首(其一)

不关情处易销魂,流乱轻缘白板门。

归燕坐馀秋树影,乱鸦啼尽暮潮痕。

几看薄雨绵新恨,又送斜阳过别村。

若问隋家歌舞地,断垣衰草不须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和王阮亭先生秋柳韵四首(其二)

瘦尽春云不耐霜,一声孤笛渡横塘。

清歌往日思金缕,短梦和烟黯玉箱。

取次小蛮伤老大,何年张绪忆君王。

荒园憔悴无人问,文杏徒嗟碎锦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