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仲元舍赋红梅

白雪不成夜,丹霞遂崇朝。

妙质承日映,飞英向风飘。

醉来红袖近,歌罢綵云消。

扬州问何逊,何似董娇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于仲元舍赋红梅》由元代诗人虞集所作,描绘了红梅在冬日绽放的美丽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梅花的色彩、形态以及与人的互动,营造出一种既高雅又充满生机的意境。

首句“白雪不成夜,丹霞遂崇朝”,以对比的手法,将白雪的夜晚与丹霞(红色霞光)的早晨进行对比,暗示了时间的更替和自然界的变换之美。接着,“妙质承日映,飞英向风飘”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红梅在阳光下的美丽姿态,花朵仿佛在风中轻盈地飘舞,充满了动态美。

“醉来红袖近,歌罢彩云消”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红梅以情感,仿佛它能吸引人们靠近,与之共醉,歌声之后,仿佛连天上的彩云都为之消散,营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最后,“扬州问何逊,何似董娇娆?”以历史典故引入,将红梅之美与古代文人笔下的人物相比较,表达了对红梅独特魅力的赞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红梅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473)

虞集(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 字:伯生
  • 号:道园
  • 生卒年:1272~1348

相关古诗词

赋洛川老人九十

洛川老人年九十,须眉如画身玉立。

锦袍金带方乌巾,手挽强弓无决拾。

八月平原秋气高,闻有狡兽依蓬蒿。

清晨上马薄暮返,累骑毛血悬鞬櫜。

身是前朝将家子,生逢太平百无事。

都将英气化高年,何物小儿堪指使。

太守上言朝有恩,束帛养牛兼上尊。

洛川老人过百岁,击壤为歌传子孙。

形式: 古风

湛湛行

湛湛天宇玄以黝,星白如银垂近人。

牛羊散漫草多露,大帐中野傍无邻。

去年八月羽书急,妇女上马小儿泣。

今年八月天子来,身属櫜鞬月中立。

形式: 古风

子昂墨竹

子昂画竹不欲工,腕指所至生秋风。

古来篆籀法已绝,止有木叶雕蚕虫。

黄金错刀交屈铁,大阴作雨山石裂。

蛟龙起陆真宰愁,云暗苍梧泣湘血。

吴兴之竹乃非竹,吴兴昔年面如玉。

波涛浩荡江海空,落月年年照秋屋。

形式: 古风

商德符画幽篁古木

湘君宫在洞庭湖,幽篁古木龙所都。

石坛雨长碧苔藓,水屋风动青珊瑚。

老人攲枕看蝼蚁,嫠妇停舟听鹧鸪。

江南蜀道问来往,商公商公今有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