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海明上人

来自西天竺,持经奉紫微。

年深梵语变,行苦俗流归。

月上安禅久,苔生出院稀。

梁间有驯鸽,不去复何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他从遥远的西天竺而来,手捧佛经敬奉紫微星君。
岁月漫长,他的梵文口音已改变,修行之路艰辛,逐渐融入世俗生活。
在月光下静坐禅修已久,院落少有人迹,青苔滋生。
梁上的鸽子已习惯这里,如果没有离开,它还能依靠何处?

注释

西天竺:古代印度的一个地区。
持经:携带佛经。
紫微:中国古代星官名,象征帝王或天帝。
年深:时间长久。
梵语:古印度的语言。
俗流:世俗潮流,指普通人的生活。
安禅:佛教术语,静坐冥想。
苔生:青苔生长,表示长久无人打理。
出院:离开院落。
驯鸽:被驯养的鸽子,常用来传递信息。
去:离开。
何依:何处可以依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来自西天竺,持经奉紫威"表明诗人是一位从印度学术归来的高僧,他手持佛经,尊奉紫微星(古代中国星官之一,象征着皇权的神圣)。这两句突出了僧人的身份和他对佛法的崇敬。

接着"年深梵语变,行苦俗流归"则透露了僧人年岁已高,对梵文(印度古代语言)有所变化,他行走于世间的苦难中,却始终保持着出家的本愿。这里表现出了时间的流逝和对佛法的执着。

"月上安禅久,苔生出院稀"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境,僧人在明月下长时间地修习静坐冥想,而他的禅院周围则是杂草丛生,这不仅形象地表达了他与尘世的隔绝,也反映出一种自然与佛教精神和谐共生的美好状态。

"梁间有驯鸽,不去复何依"最后两句,通过对屋梁间那只驯服鸽子的描写,传递了一种孤寂而无奈的情感。这只鸽子不愿离去,似乎在寻找一个可以依赖的避风港湾。诗人可能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生活的淡然和对心灵家园的渴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宁静的佛教修行境界。

收录诗词(168)

耿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 (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 字:洪源
  • 籍贯:河东(今属山西)

相关古诗词

赠隐公

世间无近远,定里遍曾过。

东海经长在,南朝寺最多。

暮年聊化俗,初地即摧魔。

今日忘尘虑,看心义若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盩厔客舍

寥寂荒垒下,客舍雨微微。

门见苔生满,心惭吏到稀。

篱花看未发,海燕欲先归。

无限堪惆怅,谁家复捣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元日早朝

九陌朝臣满,三朝候鼓赊。

远珂时接韵,攒炬偶成花。

紫贝为高阙,黄龙建大牙。

参差万戟合,左右八貂斜。

羽扇纷朱槛,金炉隔翠华。

微风传曙漏,晓日上春霞。

环佩声重叠,蛮夷服等差。

乐和天易感,山固寿无涯。

渥泽千年圣,车书四海家。

盛明多在位,谁得守蓬麻。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仙山行

深溪人不到,杖策独缘源。

花落寻无径,鸡鸣觉近村。

数翁皆藉草,对弈复倾尊。

看毕初为局,归逢几世孙。

云迷入洞处,水引出山门。

惆怅归城郭,樵柯迹尚存。

形式: 排律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