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宜春台上还春望,山水南来眼未尝。
却笑韩公亦多事,更从南浦羡滕王。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守仁所作的《袁州府宜春台四绝》之一,通过对宜春台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戏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首句“宜春台上还春望”,点明了地点与时节,宜春台作为观赏春景的绝佳之地,诗人在此眺望,感受春天的气息。接着,“山水南来眼未尝”一句,以山水的南向流动,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暗示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和内心世界的丰富。
“却笑韩公亦多事”,这里的“韩公”指的是唐代诗人韩愈,诗人通过戏谑的方式,表达了对韩愈在《送桂州严大夫》中对滕王阁的赞美之情的调侃,暗含着对韩愈过分追求外在名利的讽刺。最后,“更从南浦羡滕王”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将目光转向了滕王阁,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对内在精神世界的重视,而非外在物质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蕴含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体现了王守仁作为心学大师的独特思想。
不详
汉族,幼名云,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台名何事只宜春,山色无时不可人。
不用烟花费妆点,尽教刊落尽嶙峋。
持修江藻拜祠前,正是春风欲暮天。
童冠尽多归咏兴,城南兼说有温泉。
古庙香灯几许年,增修还费大官钱。
至今楚地多风雨,犹道山神驾铁船。
木偶相沿恐未真,清辉亦复凛衣巾。
簿书曾屑乘田吏,俎豆犹存畏垒民。
碧水苍山俱过化,光风霁月自传神。
千年私淑心丧后,下拜春祠荐渚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