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扫权奸九十章,七州不惮历炎荒。
黄粱富贵百年短,青史是非千载长。
丞相虽存心已死,先生既葬骨犹香。
向令铁汉常留在,天下何缘有靖康。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真山民所作的《读刘元城言行录》。诗中,作者以刘元城的事迹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时局的感慨。首句“一扫权奸九十章”赞扬了刘元城清除权奸的壮举,显示出他的正义与勇气。接着,“七州不惮历炎荒”描绘了他不畏艰难,遍历多地的艰辛历程。
诗中通过对比“黄粱富贵百年短”与“青史是非千载长”,强调了短暂的荣华富贵与长久的历史评价之间的差距,暗示了真正的价值在于后世的铭记。接下来,“丞相虽存心已死,先生既葬骨犹香”进一步赞美了刘元城虽然身死,但精神犹在,其高尚品格如同芳香永留。
最后两句“向令铁汉常留在,天下何缘有靖康”表达了如果刘元城这样的英雄能一直存在,那么历史上的靖康之耻或许就不会发生,表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深深惋惜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扬了刘元城的英勇事迹,同时也寓含了对历史兴衰的沉思,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
不详
李生乔尝以为不愧其祖真德秀,故知姓真。自呼山民,因以称之。或云名桂芳。宋末进士。痛值乱亡,深自湮没。所至好题咏。有《集》
苦吟吟未了,只向两廊行。
月去塔无影,风来铎有声。
禅心随水净,佛眼共灯明。
安得云边住,与僧分此情。
禅房花木锁深幽,借与诗人信宿留。
幡影分来半廊月,磬声敲破一林秋。
僧偏好事能青眼,佛本无心亦白头。
试问青松峰外鹤,閒边曾见几人游。
烟波秋草外,活计一渔篷。
淡月明寒苇,新霜醉晓枫。
身虽殊出处,道岂有穷通。
俯仰看人面,何如数过鸿。
有恨青春老,无营白昼长。
叶新林换绿,花落地生香。
雨意一番足,人家百事忙。
为儒竟成误,悔不早农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