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江舟中杂诗六首(其三)

铜舟三日惯,快若鸟轻钞。

诗待滩平写,书缘境胜抛。

生薪常失饪,寒菜旋充庖。

道里时相问,黔荆路已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肴]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珍在铜仁江上乘舟旅行的情景,充满了旅途中的细腻观察与感受。

首句“铜舟三日惯”,点明了诗人乘坐的船只为铜制,且已经连续航行了三天,暗示了旅途的漫长与舟行的熟悉。接下来,“快若鸟轻钞”运用比喻手法,将舟行的速度比作飞鸟掠过水面的轻盈,生动地展现了舟行的快速与轻捷。

“诗待滩平写,书缘境胜抛”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旅途中对自然美景的感悟。他期待在水流平稳之时,提笔书写所见之景,而在环境特别优美的地方,放下手中的笔墨,沉浸于眼前的壮丽风光之中。这两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也表现了他在旅途中追求心灵宁静与艺术创作的渴望。

“生薪常失饪,寒菜旋充庖”则转而描述了旅途中的生活细节。在野外或不便于烹饪的地方,常常找不到合适的燃料来煮食,只能以简单的寒菜充饥。这种简朴的生活方式,反映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的体悟,同时也展现出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最后,“道里时相问,黔荆路已交”表达了诗人与同行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漫长的旅途中,他们时常相互询问行程和目的地,彼此分享着旅途中的见闻与感受。这不仅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体现了旅途中的温暖与陪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郑珍在铜仁江上乘舟旅行时的独特体验与感悟,从舟行速度、自然美景、生活细节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都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色彩。

收录诗词(243)

郑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道光十七年举人,选荔波县训导。咸丰间告归。同治初补江苏知县,未行而卒。学宗许郑,精通文字音韵之学,熟悉古代宫室冠服制度。有《礼仪私笺》、《轮舆私笺》、《说文新附考》、《巢经巢经说》、《巢经巢集》等

  • 字:子尹
  • 号:柴翁
  • 籍贯:贵州遵义
  • 生卒年:1806—1864

相关古诗词

铜仁江舟中杂诗六首(其四)

蛟龙非获罪,风水自无猜。

朝梦同炊熟,晨舟隔县开。

江鸣知雨到,鸭语觉村来。

半起先劳谢,閒鸥候岸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铜仁江舟中杂诗六首(其五)

烂石通纤路,荒塘落堠泥。

潮收沙露尾,桨过水生脐。

鱼翠閒閒立,鹪青闪闪低。

劳生惭对汝,方忆漆园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铜仁江舟中杂诗六首(其六)

景色辰阳变,风烟梦泽通。

山平趋落地,江远欲吞空。

旷岸一庵白,晴砧双妇红。

狂歌仍入楚,陈爪叹泥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明月池寄邓湘皋显鹤诗老

邓子诗才妙天下,不见风流今几年。

长沙日落涉何处,系马堂阶应醉眠。

明月池头苦相望,孤立江上但寒烟。

得书傥遇长安使,折取梅花寄岁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