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招四首(其三)

冷鹃啼落西湖月,词人可怜俱老。

玉笥总埋云,剩秋风残照。

薄游欢意少,忍重展、乌丝遗稿。

竹屋蘋洲,酒边花外,黯然怀抱。愁草。

掩闲门,知音绝,谁听怨琴悽调。

暗苇泣孤蛩,耿窗灯寒峭。

角巾归去好,定还共、夜台歌啸。

醉魂远剪纸难招,悔相逢不早。

形式: 词牌: 徵招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名为《徵招四首(其三)》。诗中描绘了一幅凄凉而哀婉的画面,通过“冷鹃啼落西湖月”这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悲凉氛围的夜晚。冷酷的杜鹃鸟在月光下啼叫,西湖的月色显得格外清冷,营造出一种孤独与哀伤的意境。

“词人可怜俱老”,诗人感叹词人的命运多舛,岁月无情,使得他们一同老去,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词人命运的同情。接下来,“玉笥总埋云,剩秋风残照”,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凄凉的氛围,玉笥山被云雾遮蔽,只剩下秋风和夕阳的余晖,暗示着生命的消逝和时间的无情。

“薄游欢意少,忍重展、乌丝遗稿”,诗人表达了自己在短暂的旅行中,欢乐之情稀少,面对着词人留下的乌丝遗稿,内心充满了难以言表的悲伤。这不仅是对词人命运的同情,也是对自己人生境遇的一种反思。

“竹屋蘋洲,酒边花外,黯然怀抱”,诗人身处竹屋与蘋洲之间,饮酒赏花之际,心中却充满了忧郁与哀愁。这种对比鲜明的场景描写,更加强化了诗中的情感色彩。

“愁草。掩闲门,知音绝,谁听怨琴悽调”,诗人以“愁草”起兴,表达了内心的愁绪,紧闭的闲门象征着与外界的隔绝,知音的绝迹使得怨琴的悲调无人倾听,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

“暗苇泣孤蛩,耿窗灯寒峭”,暗淡的芦苇在哭泣,孤独的蟋蟀在哀鸣,窗户前的灯光在寒冷的夜晚显得格外刺眼,这些自然景象的描绘,更加衬托出诗人的孤独与哀伤。

“角巾归去好,定还共、夜台歌啸”,诗人似乎在考虑是否应该离开尘世,与已故的词人在另一个世界共同歌唱与吟啸,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怀念与向往。

“醉魂远剪纸难招,悔相逢不早”,诗人想象着在醉梦中与已故之人相聚,但现实却是无法实现,因此感到后悔没有早点相遇,表达了深深的遗憾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友情、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与感慨,以及对逝去之人的怀念与哀悼。

收录诗词(221)

项鸿祚(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 字:莲生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798~1835

相关古诗词

徵招四首(其四)

茶烟半榻书连屋,幽深别开池馆。

柳下惯维船,记柴门曾款。

陂塘秋未老,正风里、露华香满。

几蹋槐花,几题桐叶,鬓丝偷换。金粉。

忆南朝,移家后,定有新诗盈卷。

高阁枕江流,卷涛声不断。

梦游思往事,尽分付、传神翠管。

写故园一片斜阳,怕暮鸦啼乱。

形式: 词牌: 徵招

齐天乐九首(其一)

翠乡不暖行云梦,如今画屏遮断。

霜咽疏钟,风沈断漏,依旧谢娘难见。

凉宵曲宴,只月满楼空,舞慵歌倦。

痛惜前欢,砑光裙上茜香满。

佳期容易间阻,自从云汉隔,天远人远。

烛扣闲情,船筝夜约,分付乱蛩新雁。

谁怜瘦减,料孤负年年,绣衾罗荐。

愿作红绡,揾盈盈泪眼。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齐天乐九首(其二)

金铃犬吠笼鹦睡,纱窗骤添寒绪。

斗帐围香,篝灯倚暖,预觅探春新句。

吟情正苦,更索索疑风,萧萧似雨。

谩捣红冰,相思却到断肠处。

东阑有人步玉,恨铺平藓径,好事偏阻。

雁阔书稀,乌栖檐静,冻涩五更更鼓。

才听又住,怕压损阶前,小梅一树。

向晓开帘,漫天都是絮。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齐天乐九首(其三)

湿云初放红楼晓,丝丝雨残犹陨。

淡写山眉,轻笼日脚,笑我清游无分。

余寒尚紧,恁绕过春分,海棠吹尽。

忽忆苏堤,香泥多少袜尘印。

闲愁几番自遣,一鸠啼午寂,难寄芳讯。

小市评花,幽坊换酒,谁念鬻茶风韵。

蟾蜍砚润,记采壁题名,旧时疏俊。

待约明朝,刺船应未稳。

形式: 词牌: 齐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