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作(其一)

露滴中宵月,松摇古谷风。

三身红萏菡,四智碧芙蓉。

形式: 五言绝句

翻译

露水在深夜中洒落,月光映照松林摇曳的古谷风声。
莲花的三朵花瓣鲜艳如火,智慧的象征——碧绿的芙蓉花四朵盛开。

注释

中宵:半夜或深夜。
松摇:松树随风轻轻摆动。
古谷风:古老的山谷中的风。
三身:佛教术语,指佛的法身、报身和化身。
红萏菡:红色的荷花。
碧芙蓉:绿色的芙蓉花,象征智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偶作(其一)》,诗中展现了诗人的高雅情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露滴中宵月,松摇古谷风。”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山谷的景象。露珠在清晨的微光下闪烁,如同夜空中的星辉,给人以宁静之感。而古老的松树随着清新的山谷风轻轻摇曳,传递出大自然的呼唤。

“三身红萏菡,四智碧芙蓉。” 这两句则是对莲花的赞美。这里的“三身”和“四智”可能指的是莲花的不同成长阶段或莲花的某些特质,而“红萏菡”和“碧芙蓉”则形容了莲花的颜色和姿态,既有温暖的红色,也有清新的绿色,展示出莲花的高洁与美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以及他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寄王察院(其三)

黄金台迥鸳鸿集,碧玉壶深日月长。

大隐从来在朝市,谪仙况复富文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寄王察院(其二)

恩怨荣污总不知,片云只鹤久相期。

驱磨花月三千界,断送风波十二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寄王察院(其一)

不读儒书读道书,故人听我自江湖。

君今一武登台省,我亦三清直殿庐。

形式: 七言绝句

惜春

薄倖东风者,无心半点春。

桃花吹满地,片片似鱼鳞。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