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吴门多精蓝,此寺名尤古。
距城七里馀,冠盖日亭午。
斜径通采香,远岫对栖虎。
岩扉横野桥,塔影落前浦。
霜楼鸣晓钟,夕舸轧双橹。
方丈中有人,学佛洞禅语。
迹忙心已闲,道乐行弥苦。
不为喧所迁,意以静为主。
何必深山林,峰峦绕轩户。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佛寺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寺院建筑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佛法修持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开篇“吴门多精蓝,此寺名尤古”两句,点明了枫桥寺地处吴门(今江苏省苏州市)并具有悠久历史和显赫声名。
接着,“距城七里馀,冠盖日亭午”描绘了寺院与城市之间适当的距离,使得寺院远离尘嚣,而“斜径通采香,远岫对栖虎”则展示了寺院四周自然环境的美丽和生机。
“岩扉横野桥,塔影落前浦”两句,通过对寺院建筑与自然景观的结合,强调了寺院之美。随后,“霜楼鸣晓钟,夕舸轧双橹”则以清晨和傍晚两个时间点,勾勒出寺院在不同光线下的宁静与神圣。
诗人通过“方丈中有人,学佛洞禅语”表达了对居住在这座寺院中的人的赞赏,他们不仅身体处于寺院之内,而且心灵也沉浸在佛法修持之中。紧接着,“迹忙心已闲,道乐行弥苦”则透露出诗人自己对于尘世纷扰与佛法修持之间的心境转变,表明虽然身处繁忙,但心已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状态。
最后,“不为喧所迁,意以静为主。何必深山林,峰峦绕轩户”强调了诗人对于内在宁静和远离尘嚣生活的追求,并非一定要身处深山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枫桥寺及其周遭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修持生活的向往,以及通过内心的宁静来超越外在喧嚣的哲理。
不详
碧嶂孤云冉冉归,解携情绪异常时。
馀生岁月能多少,此别应难约后期。
忆昔荆州屡过从,当时心已慕冥鸿。
渚宫禅伯唐齐己,淮甸诗豪宋惠崇。
老格疏閒松倚涧,清谈潇洒坐生风。
史官若觅高僧事,莫把名参伎术中。
分鹿是非皆委梦,落花贵贱不由人。
旧将封侯尽,降王赐姓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