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

日暮江流呜咽声,停桡怅望近芜城。

三千殿脚如云散,廿四桥头自月明。

萤苑夜游犹有恨,鸡台晓梦太无情。

惟馀渡口垂杨树,愁损眉峰画不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周映清的《扬州》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扬州江边的凄凉景象。首句“日暮江流呜咽声”以江水的悲鸣声起笔,渲染出一种哀伤的氛围。诗人停下船桨,“停桡怅望近芜城”,望着废弃的芜城,心中充满惆怅。

接下来的两句“三千殿脚如云散,廿四桥头自月明”,通过比喻和借景抒情,暗示了昔日繁华宫殿的荒凉和月光下空荡的廿四桥,展现出历史的沧桑和物是人非之感。

“萤苑夜游犹有恨,鸡台晓梦太无情”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萤火虫在废墟中夜游,似乎仍有遗憾,而鸡鸣台上空的梦境则无情地揭示了现实与往昔的差距,令人黯然神伤。

最后,诗人以“惟馀渡口垂杨树,愁损眉峰画不成”作结,将个人的愁绪寄托于渡口边随风飘摇的垂杨,连眉头的黛色也因愁绪太深而无法描画出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扬州衰败的深深哀叹和内心的无尽愁苦。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扬州昔日荣光的怀念。

收录诗词(27)

周映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同县乾隆甲戌进士、湖南布政使叶佩荪室。有《梅笑集》

  • 字:皖湄
  • 籍贯:归安

相关古诗词

得家书有感

昨夜银镫喜缀花,平安两字到天涯。

细看墨沈痕皆淡,祇恐彤闱鬓有华。

北墅旧游芜径暗,南楼归梦月光斜。

愁来羡尔中庭树,日暮霜风集子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独坐书感

明镜双眉皱不收,天涯旅思尚悠悠。

帘垂清昼阴疑暮,雨送残春冷似秋。

一别骆驼桥下水,三年鸿雁影边愁。

羡他短棹江南路,缓缓花开唱陌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秋夜读东坡集

笠屐风流迈永和,瓣香只合拜东坡。

文章远过漆园吏,富贵徒嗟春梦婆。

万古峨嵋名不没,一身江海命如何。

谈空莫更夸仙佛,心迹曾传水调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令阿缃入学(其一)

从来娇绕膝,今已略知闻。

恩义难相掩,贤愚自此分。

枣梨余自具,经传汝宜勤。

未暮休归舍,童心惧放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