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相士李山屋

四十五万坑长平,五十六万败彭城。

头小而锐重瞳子,可谓善战能用兵。

杀人何得惨如此,不知天亦还杀尔。

世间产一虎头相,几阵生灵为渠死。

韩擒彭醢不足悲,无辜性命供娱嬉。

汉家宗社计未定,商山老人歌紫芝。

相人相穷不相达,天道好生不好杀。

岂无袖手閒书生,一著满盘死棋活。

形式: 古风

翻译

四十万士兵葬身长平之战,五十多万败于彭城之役。
他的头小而尖,双瞳深邃,可说是善于战斗和用兵之人。
为何杀人手段如此残忍,难道天理不容你滥杀无辜?
世间只因有这样一副虎头相貌,不知有多少生灵因他而丧命。
韩擒虎和彭越的遭遇不足以悲伤,无辜生命却成了他们的玩物。
汉朝江山未稳,商山隐士仍在歌唱紫色的灵芝,寓意着希望。
看人看透却不相互理解,天道更倾向于生而非杀。
难道没有袖手旁观的读书人,能以一招逆转满盘死局吗?

注释

坑:此处指战场上的死亡。
彭城:古代地名,今江苏徐州。
瞳子:眼睛中的瞳孔。
善战:擅长战斗。
惨:残忍。
无辜:无罪的。
商山:秦末隐士聚集之地。
紫芝:象征吉祥或理想。
相人:观察人的面相。
袖手:比喻置身事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对生命尊严的践踏。开篇提到“四十五万坑长平,五十六万败彭城”,直接展示了历史上两场惨烈战役的悲剧。接着,“头小而锐重瞳子,可谓善战能用兵”形象地描绘了一位武将的勇猛与智慧,但这种能力却被用于杀戮,引发诗人对生命价值的深刻反思。

“杀人何得惨如此,不知天亦还杀尔”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中无辜生命被夺去的悲痛和愤慨,同时也质疑了一种宿命观念,似乎在探讨天道对人的裁决与公正。

“世间产一虎头相,几阵生灵为渠死”则形象地表达了战争中生命被无情消耗的景象,一位英雄人物如同猛兽般出现在战场上,而他的英勇最终也不能挽救那些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人。

“韩擒彭醢不足悲,无辜性命供娱嬉”进一步强调了对无辜者被杀之痛惜和不平,指出这是对生命最大的亵渎。这里的“娱嬉”,反映了一种冷酷与残忍。

“汉家宗社计未定,商山老人歌紫芝”则是诗人转向表达对于国家命运和未来的一种迷茫与不安,以及对精神寄托的渴望。“商山老人歌紫芝”,可能隐喻着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净化之境界的向往。

“相人相穷不相达,天道好生不好杀”则是整个诗篇的哲学思考的高潮,通过这种对立统一的观点,诗人强调了人类之间相互理解和共鸣的重要性,以及自然法则中生命被尊重而非毁灭的原则。

最后,“岂无袖手閒书生,一著满盘死棋活”则是诗人的自问与呼唤,希望有智者或学者能够袖手旁观、超然世外,从容应对这局面临死亡威胁的“死棋”,寻找到一线生机。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残酷性和生命尊严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国家未来与人性理解的迷茫和渴望,展示了诗人对于乱世中的个人命运与天道公正的思考。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赠秋蓬王相士

人生兮若蓬,摇落兮秋风。

或南兮或北,忽西兮忽东。

□□兮潦水,高之兮太空。

天翔兮征鸿,地泄兮鸣蛬。

皆一气□所使兮,曾不由夫我躬。

焉得三万六千日,无尽无藏兮惟杯中。

形式: 古风

赠徐可大近旌表门闾

畬粟锄山稻田少,岁常平价发仓储。

鼎来官职诸公有,特表门闾近世无。

甚至不乘果下马,自应早获掌中珠。

端能赈施终如始,定见阶除曳紫朱。

形式: 七言律诗

赠笔工冯应科

世言善书不择笔,此物岂可不精择。

空弓难责养由射,快剑始堪孟贲击。

多钱而贾长袖舞,工良器利贵相得。

文房四宝拟四贤,最不易致管城伯。

乍可微钝勿太尖,又恐过肥宁少瘠。

一兔仅足成一枚,奈何捃束动??。

氄毛乱毳纷交加,醉人蓬首发不栉。

落腕当如画铁椎,顾乃蒌弱欠筋力。

山谷道人昔有取,诸葛鸡距异枣核。

长句哦赠林为之,馀子徐偃似无骨。

上党华陵君家孙,苦心隐艺造玄极。

买非其人拂袖行,但取赏音不论直。

二毫三副及散卓,随意真行作波磔。

燕丹匕首付荆卿,血不濡缕笑空擿。

紫鸲鹆眼刷丝文,谁无端石与歙石。

奚李法传外诸孙,我亦尚有潘衡墨。

捣冰槌玉乌丝栏,百轴千筒动充斥。

惟有毛锥真强项,不受折简屡太息。

善书今谁第一人,冯应科笔今第一。

形式: 古风

赠笔工杨日新

黄钟九寸裁为律,六吕六律相配匹。

嶰谷参差十二筒,猗管城子从此出。

上古苍颉初制字,后人蒙恬始造笔。

吴云不律燕云弗,韵书又以律为聿。

曰方曰册刀削之,削之笔之作以述。

析竹蘸墨丝其端,龙图龟书就篇帙。

秋兔拔毛号毛颖,愈奇愈巧愈精密。

脩管执之以为柄,短管窍之以为室。

其实不过一毫端,良工于此有神术。

锋但欲齐忌太尖,翠羽鼠须俱不必。

老夫平生学欧颜,晚脱场屋涂注乙。

著书弃笔如丘山,使年将及三万日。

眼花尚能写蝇头,笔不如意辄怒叱。

江淮笔工千百家,孰甲孰乙我所悉。

鸡距散卓杨日新,不落第二亦第一。

形式: 古风 押[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