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智舷所作,名为《余至黄山时识苍梧先生于带溪今戊午先生六十乃叔存翁乞余诗为赠》。诗中描绘了作者与一位名为苍梧先生的相遇,以及对这位先生的深刻印象。
首句“谓余尝听雪猿啼,心在天都身带溪”,以雪猿啼声起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接着,“心在天都身带溪”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内心向往高远(天都)与现实(溪水)之间的和谐共存。
“千许岁芝如野菜,万馀年鹤似家鸡”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将时间的概念融入自然景象之中,芝草如同寻常野菜般生长千年,白鹤竟似家鸡般生活万年,既展现了自然界生命的奇迹,也暗喻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永恒。
“曾贻满扇有声画,尽是前人未品题”则进一步揭示了苍梧先生的艺术才华,他创作的画作不仅富有声音,而且蕴含着前人未曾触及的深意,暗示了其作品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最后,“君道叔痴余亦信,乞余诗挂片帆西”表达了作者对苍梧先生艺术成就的高度认可,并愿意为其创作诗歌作为赠礼,同时也透露出对对方艺术追求的赞赏与共鸣。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艺术真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