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岭后渐寒

初春戒羊城,气暖亲絺葛。

度岭春已杪,怯风袭冬毼。

相去千里间,寒燠判如划。

物性亦从人,宜土乃易茁。

橘柚常去燕,梨枣不居粤。

植根一失所,生意已先阏。

奚为冠裳驱,风土夺所悦。

六气为人雠,变息苦伺隙。

行行归吾乡,安栖养岁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初春时节离开繁华的羊城(广州),前往岭南地区时所感受到的气候变化和地域差异。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从温暖湿润的羊城到气候逐渐转凉的岭南之间的过渡过程。

首句“初春戒羊城,气暖亲絺葛”点明了出发时的季节与地点,羊城的温暖气候让穿着轻薄衣物的人们感到舒适。接着,“度岭春已杪,怯风袭冬毼”描述了越过山岭后,春天的气息已经接近尾声,冷风开始侵袭,仿佛冬天的寒意又回来了。这种对比鲜明的气候变化,让人感受到了地理环境对自然现象的影响。

“相去千里间,寒燠判如划”进一步强调了距离对气候差异的显著影响,即使只是跨越了千里的距离,温度的变化也如同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这反映了我国南方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因素,不同区域之间气候差异较大的特点。

“物性亦从人,宜土乃易茁”则从自然界的角度探讨了植物生长与环境适应的关系,指出植物的生长特性会随着土壤和气候条件的不同而发生变化,适宜的环境是植物生长的关键。

接下来,“橘柚常去燕,梨枣不居粤”通过列举几种常见水果的分布情况,形象地说明了不同地区的自然生态差异,橘柚通常生长在北方,而梨枣则更适合南方的气候条件。这不仅体现了地理环境对物种分布的影响,也暗示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的适应与调整。

“植根一失所,生意已先阏”强调了植物生长环境的重要性,一旦失去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其生命力就会受到影响,甚至衰竭。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暗含了对社会生活中的环境适应性和变迁的思考。

最后,“奚为冠裳驱,风土夺所悦。六气为人雠,变息苦伺隙”表达了对人为因素导致的环境变化和不适的反思。诗人在旅途中经历了四季更替的自然变化,同时也感受到了人为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这种变化有时甚至让人感到不悦或痛苦。通过“六气为人雠”这一比喻,诗人表达了对自然规律被违背的无奈和对和谐共生的向往。

“行行归吾乡,安栖养岁月”则是诗人在经历了旅途的风霜后,渴望回归家乡,寻找安宁与平静生活的愿望。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是对理想生活方式的一种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和地域差异,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的影响,同时表达了对和谐共生和内心宁静的向往。

收录诗词(71)

陆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少年行

金鞍白马长安道,日日醉眼嗔春风。

胡姬满前不称意,枭卢一掷千金空。

赤手入市索美酒,抵掌拔剑矜豪雄。

倾盆倒瓮不论价,一醉上马飞云龙。

借问少年住何处,锦衣出入长楸宫。

形式: 古风

月湖行

我家住在湖之西,中有岛屿湖之湄。

东风三月桃花水,清阴百丈杨柳堤。

宝塔浮云耸高汉,石桥流水飞双凫。

高汉双霓西复东,往来人影绿光中。

狂客祠前朝酹酒,梦公堂里夜闻钟。

风起沙惊凫鶒乱,雨来声满荻蒲丛。

何家公子好游侠,木兰为船桂为楫。

轻篷细桨荡中流,翠钿宝髻娇双颊。

清歌一曲白云飞,朱颜百媚红蕖落。

湖前湖后何缤纷,桥上人看湖上人。

行人但识湖船乐,游人更羡湖光新。

夹岸人家门第改,惟馀明月湖心在。

露华晓候渔舟出,星光暮入水亭待。

亭上主人久不归,湖光月影徒辉辉。

形式: 古风

湘湖在萧山县北二里山绝顶有荒城杞槚满道故垒隐隐山脚名排马人言吴胜越拘句践于此是日与陈见吾同游

陈侯慷慨还风流,携我湘湖登綵舟。

湘湖去县十二里,琉璃万顷苍波浮。

来商去贾不复识,清风白日閒飞鸥。

主人桂楫相为开,萍牵芰涩何徘徊。

须臾山旷湖风发,船头喷浪声如雷。

酒酣日落凫鹥乱,振衣倚棹登荒台。

荒台绝顶临平野,血崖骨垒森杞槚。

人言夫差败越王,孤军困此如飘瓦。

吴军满地喧貔貅,至今山脚名排马。

闻言惨淡不欲留,天风飒飒吹梧楸。

古来英雄竞閒气,片言不合成深雠。

转盻千年仅昨日,败军胜将同荒丘。

陈侯陈侯归去来,登舟长啸且衔杯。

古人吊古还成古,今人不哀后复哀。

眼前功名亦吴越,吴越于我何有哉,陈侯陈侯归去来。

形式: 古风

游紫云洞歌

石竺山高高入云,芙容削立迷荆榛。

折茅凿石谁为此,相传九鲤藏其真。

奇岩争出似相搏,凭虚万丈县高阁。

倒垂突出如蜂房,上牵石背下垂壑。

我行喘□不可登,十步五坐惊峥嵘。

攀藤藤断身欲仆,步苔苔滑足欲倾。

逡巡险度观音岩,岩欹只尺心胆寒。

宛转忽入紫云洞,洞古阴黑生烟岚。

小楼斜转深洞旁,青天壁翠开明窗。

诸峰万状拱且伏,溪流北绕还西横。

凭栏下瞰来时路,蛇行鹏剪忘其故。

但闻松声谡谡响,下方鸟飞贴地随云雾。

老僧住山数十年,自称绝与人世无牵缘。

山收谷采足自给,童子不知有肥鲜。

樵夫肩疲亦不至,岂有冠盖来山巅。

我闻大笑命之坐,古来奇迹俱告我。

壁县怪石色如铁,击之金石声欲裂。

转背北上有石塔,石梁三寸去路狭。

老僧往来健若飞,凌虚直度神不慑。

更有丹灶不可寻,山夔密护何深深。

往往丹砂雨漂出,仙人窅渺传清音。

嗟我兴狂欲长往,新著芒鞋桃竹杖。

太阳垂脚不可留,长啸归来色惝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