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情

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月亮将落,晨星稀疏,天快要明了,闺房内孤灯闪烁,女主人还在辗转反侧。
披起衣服走到门前急切探看,恼恨那报喜的鹊声把人欺骗。

注释

梦难成:指辗转反侧,不能成眠。
不忿:不满、恼恨。
一作“不问”。
鹊喜声:古人认为鹊声能预报喜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独特的夜景与内心感受,诗人通过对月亮、星辰、灯光和鸟鸣的声音进行细腻的刻画,展现了深闺中女子的寂寞情怀。

"月落星稀天欲明"一句,设置了一个即将破晓的夜晚场景。月亮已经下沉,星辰稀疏,而天边却开始透露出黎明的曙光。这不仅是自然界的描写,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一种期待的心情。

"孤灯未灭梦难成"则转向室内,孤独的灯光尚未熄灭,暗示诗人仍然在徘徊于梦境之中,但这个梦却又难以完成。这可能是因为外界的声响打扰了诗人的睡眠,更深层次上,这也许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不安与不满。

接下来的"披衣更向门前望",诗人已经起身,披上了衣裳,走到了门前,透过门缝向外张望。这是一个充满渴望和期待的动作,无疑是因为诗人在等待着什么,或许是一份情感上的寄托。

最后一句"不忿朝来鹊喜声"则显得格外沉痛。鹊鸟的叫声在古代文化中常被赋予吉祥之意,但在这里,却被用来衬托诗人的不悦。诗人听到了早晨鹊鸟的欢快鸣叫,却并不感到喜悦,反而是对这种喧嚣感到厌烦。这可能是因为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外界喧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精细的感官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闺阁之中的孤独与期待,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242)

李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 字:正已
  • 籍贯:自号衡岳幽
  • 生卒年:约737年—约784年

相关古诗词

宿石涧店闻妇人哭

山店门前一妇人,哀哀夜哭向秋云。

自说夫因征战死,朝来逢著旧将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晦日同苗员外游曲江

晦日同携手,临流一望春。

可怜杨柳陌,愁杀故乡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

赠何兆

文章似扬马,风骨又清羸。

江汉君犹在,英灵信未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