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八咏警戒(其二)》,由宋代诗人吴处厚所作。诗中以“忍事”为主题,劝诫人们在面对不公或困难时,应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冷静,避免因愤怒而引发的负面情绪。
首句“忍事有何妨”,开篇即提出疑问,似乎在探讨容忍之事是否真的有害。接着,“勿令心火扬”一句,形象地将内心的愤怒比喻为即将燃烧的心火,提醒读者控制情绪的重要性。接下来,“火扬犹可灭,心忿固多伤”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愤怒的后果,即使愤怒可以被暂时压制,但对心灵的伤害却是深远且持久的。
“堪叹波罗蜜,可怜歌利王”两句,通过引用佛教中的“波罗蜜”(渡过苦难的智慧与实践)和印度历史上的“歌利王”(因残忍杀害佛陀弟子而闻名),表达了对那些无法控制自己愤怒之人命运的同情与反思。最后,“从心更从刃,字意好端详”两句,提醒读者不仅要在内心上控制情绪,还要在言语和行动上谨慎,因为每一个字和行为都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控制情绪、避免愤怒带来的伤害的重要性,以及在言行举止中保持审慎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