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吟

去日如驰衰有验,万事惟当就收敛。

可怜未与酒相忘,风月婆娑犹不厌。

有时清夜行中庭,幅巾藜杖影竛竮。

松风十里吹残梦,萝月三更照半醒。

河倾鸡唱吟未已,爽透发根清入齿。

晨光底事不贷人,辘轳汲水啼鸦起。

形式: 古风

翻译

过去的时光飞逝,衰老迹象明显,世间万物都应学会收敛。
可惜未能彻底忘却酒的诱惑,即使在风月美景中也依旧沉醉。
有时深夜在庭院漫步,头戴幅巾手握藜杖,身影孤独摇曳。
松林间的风声吹散了残梦,藤萝月光照亮半醒的我。
天边鸡鸣还在回荡,清爽直透发梢,牙齿也感到清凉。
为何晨光却不放过任何人,辘轳汲水声惊起鸦鸟啼叫。

注释

去日:过去的时光。
驰:飞逝。
衰:衰老。
验:迹象。
收敛:学会收敛。
可怜:可惜。
酒:酒的诱惑。
风月婆娑:风月美景。
幅巾藜杖:头戴幅巾手握藜杖。
松风:松林间的风。
残梦:残存的梦境。
萝月:藤萝月光。
半醒:半睡半醒。
河倾:天边鸡鸣。
爽透:清爽直透。
晨光:晨曦。
贷人:放过人。
辘轳:汲水工具。
啼鸦:鸦鸟啼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风月吟》,通过对时光流逝和个人心境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首句“去日如驰衰有验”表达了诗人对岁月匆匆、身体衰老的无奈,而“万事惟当就收敛”则流露出对世事看淡、知足常乐的态度。接下来的诗句“可怜未与酒相忘,风月婆娑犹不厌”表现了诗人即使在晚年,仍对风月之景有着深深的喜爱,饮酒赏月,享受生活。

“有时清夜行中庭,幅巾藜杖影竛竮”描绘了诗人深夜漫步的情景,孤独而闲适。“松风十里吹残梦,萝月三更照半醒”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诗意,松风和月色伴随着梦境与清醒,富有画面感。

最后两句“河倾鸡唱吟未已,爽透发根清入齿”写诗人清晨听到鸡鸣,还在吟咏不止,感受到凉爽的晨风吹过,清新直透心底,连牙齿都感到清凉。然而,“晨光底事不贷人,辘轳汲水啼鸦起”又暗示了生活的日常,尽管晨光美好,但还是得早起劳作,鸦鸣声中透露出生活的烟火气。

整体来看,《风月吟》是一首寓言人生的诗,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又有对生活情趣的热爱,展现了陆游深沉的人生智慧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风雨

风雨从北来,万木皆怒号。

入夜殊未止,声乱秋江涛。

渺然老书生,白头卧蓬蒿。

闭门不敢出,裂面风如刀。

邻人闵我寒,墙头过浊醪。

时哉一昏醉,新橙宜蟹螯。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风雨中望峡口诸山奇甚戏作短歌

白盐赤甲天下雄,拔地突兀摩苍穹。

凛然猛士舞长剑,空有豪健无雍容。

不令气象少渟滀,常恨天地无全功。

今朝忽悟始叹息,妙处元在烟雨中。

太阴杀气横惨澹,元化变态含空濛。

正如奇材遇事见,平日乃与常人同。

安得朱楼高百尺,看此疾雨吹横风。

形式: 古风

丙午十月十三夜梦过一大冢傍人为余言此荆轲墓也按地志荆轲墓盖在关中感叹赋诗

采药游名山,物外富真赏。

秋关策蹇驴,雪峡荡孤桨。

还乡忽十载,高兴寄遐想。

梦行河潼间,初日照仙掌。

坡陀荆棘冢,狐兔伏蓁莽。

悲歌易水寒,千古见精爽。

国雠久不复,惊觉泚吾颡。

何时真过兹,薄酹神所飨。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丙午五月大雨五日不止镜湖渺然想见湖未废时有感而赋

朝雨暮雨梅正黄,城南积潦入车箱。

镜湖无复针青秧,直浸山脚白茫茫。

湖三百里汉讫唐,千载未尝废陂防。

屹如长城限胡羌,啬夫有秩走且僵。

旱有灌注水何伤,越民岁岁常丰穰。

泆湖谁始谋不臧,使我妇子餍糟糠。

陵迁谷变亦何常,会有妙手开湖光。

蒲鱼自足被四方,烟艇满目菱歌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